石排大道|GDP实现5%增长,石排凭什么?

南方+ 记者

1月31日,在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东莞各镇街(园区)群策群力,切实扛起稳增长的责任,松山湖、沙田、洪梅、南城、麻涌、石排实现5%以上的增长。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石排镇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快干苦干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美丽的石排镇

过去一年,石排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立足打造“生态文化古城,专精特新名镇”目标,全力强党建、稳增长、拓空间、优环境、深治理,预计全镇实现GDP211.9亿元,同比增长5%,排名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49亿元、同比增长13.5%。

能够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石排镇凭什么呢?就凭以下这些!

“六大片区”建设构建良性发展循环

2023来,石排在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最适合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中,有效构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比如落实“全镇一盘棋”统筹招商、“拓空间”奖补等一揽子举措、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潮玩产业集聚发展、拓空间有效推进等。

六大片区建设

六大片区建设

去年,石排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报告了关于石排镇“六大片区”(中心片区、科创片区、潮玩片区、工改片区、旅游片区、农业片区)规划建设实施情况。根据规划,石排将围绕“六大片区”建设,构建良性发展循环,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石排样本”。

按照“一年出成效、三年成规模”的工作目标,2023年以来,科创片区统筹50万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质、优服务”的科研成果转化空间,打造东莞市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石排镇新能源新材料专区),成为全市首个以新能源新材料细分行业为主的创新创业综合体。

过去一年,按照“潮玩产业地标-公共服务平台-城市集聚生态”全方位布局,市镇联合高标准建成中国潮玩中心,共建潮玩产业政策体系,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强化,石排潮玩产业集群入选为首批“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助力东莞获得“中国潮玩之都”称号,取得显著成果。

2023年以来,石排有序推进工改片区相关工作,打造连片产业空间,实现产业空间提升;积极推进旅游片区各项工作,积极打造全域“潮流工业文化游”精品旅游线路。同时,积极开展全镇农业片区建设工作,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更好地统筹镇、村的优势资源,一体化壮大镇域经济。

凝聚“潮玩名镇”高质量发展合力

中国潮玩看东莞,东莞潮玩看石排!石排镇到底有多“潮”?在这里,挖掘1+N种可能性。

过去一年,石排镇按照“潮玩产业地标-公共服务平台-城市集聚生态”全方位布局,市镇联合高标准建成中国潮玩中心,共建潮玩产业政策体系,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强化,石排潮玩产业集群入选为首批“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助力东莞获得“中国潮玩之都”称号,取得了显著成果。

石排潮玩

为了凝聚“潮玩名镇”高质量发展合力,石排一方面强化专项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优化发展资源对接、深化企业公共服务等,启动石排潮玩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建立石排潮玩多维立体品牌保护体系等。2023年,石排规上潮玩企业申请商标注册15件,成功注册10件,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通过搭建平台,石排积极激活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引擎”,比如以产业地标要求完成潮玩中心项目建设、以严格选商标准实施潮玩企业招引、以内容为支撑提升潮玩中心知名度影响力。

为了以旅彰文,石排积极打造潮玩片区集聚效应。为了构建潮玩片区“集聚生态”,连片提升“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周边约1.34平方公里空间,在潮玩中心首开区建设基础上,再分两期推进核心区、拓展区建设。

石排潮玩产业

石排还积极做强潮玩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支持企业拓展国潮细分领域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建成一批创新领头羊和中坚力量。

在规划潮流工业文化游方面,石排积极营造城市潮玩氛围,打造潮玩文旅消费新场景;策划潮玩研学课程,促进潮玩文化经济转化;做好全域性文旅融合深度规划,加快推进“一村(塘尾古村落)一岛(鲤鱼洲岛)”、大帽子文创商业综合体、潮玩研学基地、潮玩“不夜城”等项目建设运营,形成长约22公里、涵盖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科幻动漫、特色文旅等领域的全域“潮流工业文化游”线路。

打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

融资难、人才紧缺、办事迷茫、项目推进慢……企业从开办经营到转型升级、增资扩产,往往面临着不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怎么办呢?

石排镇启动打造全市首个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美好蓝图从纸面走进现实,新城市发展形象已显雏形。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质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而政府服务效能是提升营商环境的催化剂。

在推动对企服务提质增效方面,石排全面统筹全镇涉企服务资源力量,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营商“软环境”,为石排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蓄新动能。

去年3月,佳迪项目打响开门红率先摘牌。8月,嘉尚项目实现“摘牌即动工”,是全市5个全程便利化签约项目中,首个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动工的签约项目。9月,三维、美斯特、力科等项目组团“摘牌即动工”。

中心区效果图

“在石排投资,我们很放心。”三维项目负责人坦言,“当初项目一落成,石排就主动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项目落地建设水到渠成。”原来,这是由石排政务服务中心、镇投促中心牵头,会同经发、住建等16个成员单位,靠前服务,提供全链条集成服务,变企业“跑”为代办“跑”。

以往总审批时间超200个工作日,流程链条长、事项多、环节多。市镇代办服务团队通过梳理项目流程节点,将重大项目落地涉及的超160项事项,形成重大项目落地全景图。企业可以依图办事,由代办专员指引“最优路径”,项目建设走得有条不紊。

针对企业诉求,石排创建“企业码上说”应用,拓展服务企业板块,试行开展重点工业企业诉求全流程线上闭环处理。通过企业“码上说”,企业扫码即可“下单”,相关部门闭环处理,做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石排坚持制造业当家,突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等实施产业链招商,多种方式引进优质产业项目85宗,合共预计年产值/营收达151.05亿元。

2023年以来,石排统筹推动人才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全镇高层次人才增长率达35.53%,人才总量增长率达13.76%,海外人才招引取得突破性成效,有力支撑全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如今,在石排项目建设有代办,企业经营“码上说”,石排镇立足于“企业所需、政府所能”,用硬招实招,从多角度、快速度,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题、优服务,做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南方+记者  丘想明


二维码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