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准引育技能人才超1.8万人”“全市技工院校毕业留珠率超90%”……在1月31日上午举行的珠海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局长通道”上,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伟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这一组数据。
过去的一年,珠海市人社局围绕技能提升,全力以赴促就业、促产业,潘伟明用“四个一”概括了具体工作。
做强一个平台:整合全市职能部门的培训资源,打造了“技行珠海”公共培训平台,目前注册用户超20万人,覆盖企业8800多家。
开展一项行动:从2022年起实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百万行”三年培训行动,2023年完成44万人的培训。
实施一个工程:通过实施“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2023年与企业共建15所“工匠学院”,精准引育技能人才超1.8万人。目前,珠海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超1.6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近100%,留珠率超90%。
打造一个品牌:成功举办“行行出状元”报告会,并新认定珠海特级工匠9名、珠海工匠278名、首席技师11名,激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2024年珠海在稳就业方面将如何再出实招?潘伟明表示,市人社局将聚焦企业春节前后用工、就业重点群体、技能提升、培育产业新工匠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活力,做好高质量充分就业这篇文章。
“近期我们对近三百家重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建立专班为企业提供服务。”潘伟明表示,目前已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组织专车专列接送员工返岗,最高可以获得10万元返岗补贴。
针对就业重点群体,珠海市人社局将建设一批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妈妈”岗,实现“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时,将协同教育等部门打造“爱湾区、留特区”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品牌,提高珠海高校毕业生的留珠率。
在技能提升和培育产业新工匠方面,潘伟明也明确了2024年工作目标,“继续推进产业工人‘百万行’培训,今年计划完成30万人。”此外,将培养10名珠海特级工匠、100名珠海工匠、1000名区级工匠、10000名企业工匠,持续为珠海发展引育、培训更多产业人才。
【撰文】 林文星
【图片】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