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并部署2024年工作。
“我们要下更大力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家长为孩子上好学‘少揪心’、为孩子读好书‘少烦心’,让孩子在学校‘更开心’。”覃伟中说。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哪些教育利好?2024年深圳将如何办教育……一起来了解。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位
报告中提出深圳将加快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3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个。
深圳是经济特区、创新之都,也是人口密度和增速全国最高的城市之一,办好教育对深圳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建设先行示范区,意义不言而喻。
2020年深圳启动百万学位攻坚战,从土地保障、制度建设等具体层面真抓实干破解学位建设难题。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个,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个,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个,深圳共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个。
2024年深圳将继续加快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表明了深圳努力保障适龄人口就读需求的决心。
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深圳将继续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名校辐射引领作用,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报告提出,2024年深圳将新增优质中小学教育集团15个。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报告,2024年建成投用深汕高中园。据悉,该高中园交由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办学,也是深圳建设的四个高中园中规模最大的。该高中园建成投用,将使更多学子有机会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
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将加快打造一流特色高中。在教育专家看来,只有实现高中特色化发展,才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引领学生专注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而实现创新成长。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报告中提出“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体教、艺教、卫教深度融合,全面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体魄、 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劳动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2024年深圳将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持续深入“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基。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专家表示,体育教育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比如可以助力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等。对体育课时进行刚性约束,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时间,进而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报告中提出“推动深圳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建成招生。”
据悉,深理工是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优质的科教资源为基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将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学校正式校区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西侧邻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东侧邻近光明森林公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是深圳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目标是一所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该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盐龙大道与国际大学园路交叉口,紧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由南方科技大学负责筹建,未来将建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展高端培训。该项目位于宝安区。
随着这些学校的建成招生,深圳高等教育版图将继续扩大,为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同时,也让深圳人在家门口也有更多高水平高校可供选择。
报告中还提出“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学 校,推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升本。”
【还有哪些“干货”】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教育“四个体系”,优化教育 经费投入机制,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引进一批名师名 校长,逐步配齐配强教研员队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开展 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监测试点。
2、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围绕 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高标准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光明科学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推动“科教研产用”协 同融合发展。
3、深化高水平合作办学,扩大研究生、留学生规模。
4、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学科,高效统筹医学、法学等学科建设,新增14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推动国产原创技术进教材、进课堂。
南方+记者孙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