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1%,看电白的底气、动力和前景

南方+ 记者

记者从茂名市电白区相关部门获悉,2023年电白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数据显示,2023年,电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经济发展稳定恢复。其中,全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0.26亿元,同比增长4.1%。

经济平稳增长,推动电白城区持续扩容提质,现代城市面貌逐步展现。张鹏飞 摄

经济平稳增长,推动电白城区持续扩容提质,现代城市面貌逐步展现。张鹏飞 摄

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55.57亿元,实现增加值100.37亿元,同比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20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20亿元,同比增长5.7%……一组组数据勾勒出电白经济运行平稳向上的发展曲线,也彰显了电白过去一年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

透过数据看发展,2023年电白经济平稳运行的底气和动力是什么?展望2024年,电白又有何重要布局谋划,以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取得更好成绩?复盘这份年度成绩单,我们能得出一些答案。

成绩单里看底气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坚实。//

2023年以来,电白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根据茂名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电白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0.26亿元,同比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0.0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01.61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68.65亿元,同比增长3.4%。

从全年经济成绩单总体来看,电白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坚实。

农业生产稳中提质。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82.19亿元,同比增长4.1%。分行业看,农业产值93.81亿元,同比增长2.8%;林业产值16.44亿元,同比增长12.0%;牧业产值43.65亿元,同比增长2.4%;渔业产值113.34亿元,同比增长3.4%。

主导产业支撑稳固。2023年,电白区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55.57亿元,实现增加值100.37亿元,同比增长23.3%。全区纳统的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809.92亿元,同比增长0.4%。全区纳统的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216家,同比增长72.8%。沉香种植面积已超13万亩,其中奇楠香12.61万亩,白木香9182.8亩,年育奇楠沉香木苗3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80%以上。逐梦沉香林,2023年电白交出振奋人心的答卷:年产值突破40亿元;作为主会场承办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将全省目光汇聚至电白;沙垌沉香一条街完成改造,客商纷至沓来。

消费人气正在集聚。2023年,电白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20亿元,同比增长5.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1.46亿元,同比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0.74亿元,同比增长5.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56.18亿元,同比增长4.6%;餐饮收入76.02亿元,同比增长10.3%。

市场主体信心稳步回升。2023年12月末,电白区共有市场主体106348户,同比增长40.1%。新增市场主体30290户,同比增长114.9%;其中新增企业3226户,同比增长55.7%;新增个体工商户26965户,同比增长127.5%。

2023年房地产行业继续走稳趋上。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7.63亿元,同比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81.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

从上述数据变化可以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围绕高质量发展思路,电白正围绕核心经济指标放大创新动能,激发出现代化建设的新势能。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电白已形成绿色建筑、沉香和香精香料、文旅康养、现代海洋经济以及专精特新农业、义齿、南药、食品加工、新能源等主导和特色产业,逐步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曲线图中看动力

//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带动新型工业化,让工业作为经济压舱石的支撑作用更加有力。//

作为电白的战略支柱产业之一,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电白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年,电白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1.6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增加值173.56亿元,同比增长12.9%。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77亿元,同比增长17.0%。

一组组数据,彰显在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指引下,电白工业基本盘稳固,支柱作用显著。

坚持制造业当家,2023年,电白奋力创造出一片经济新蓝海,吸引一大批优秀制造业企业落户。欣捷安新能源汽车电子BMS生产项目(即欣旺达电白生产基地)开创了茂名、电白项目建设新速度,成为电白制造业发展里程碑。近期结束的茂名市县域暨三大平台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测评结果中,欣捷安项目包揽了县域产业发展类别中“综合满意度最高”“推动签约开工投产效率最高”“延链补链强链效果最好”三项第一。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电白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禀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图为香精香料生产车间。邓建青 摄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电白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禀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图为香精香料生产车间。邓建青 摄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电白致力于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带动新型工业化,让工业作为经济压舱石的支撑作用更加有力。2023年,新能源、数字、信息等词语成为电白实体经济发展的热词。电白区委、区政府屡屡提及,要扩大新能源、数字与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并大力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集聚发力,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

通过欣捷安项目“龙头”带动,位于产业链中游、总投资3亿元的百强电子项目顺利签约动工,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2.5亿元;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项目签订入园合作意向书17家,预计投资总额约32亿元;200多家电子电池小微企业(含家庭作坊)在电白生产,吸纳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产值近5亿元……近年来,电白通过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新能源产业聚能成势,逐步成为电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搭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电白全力支持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聚焦数字政府和产业数智化两大领域,长盈科技智能设备与软件成果转化生产基地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目前,电白已有15家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认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电白主动对标对接省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电白特色资源禀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包括,巩固壮大绿色建筑、沉香和香精香料、海洋经济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数字化发展新动能,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新起点上看前景

//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着力把工业做大、把农业做强、把产业做旺。//

南海始终潮涌。在经久不息的发展变化中,唯有以“改”开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试、主动闯、敢首创,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才能出彩出新。

2023年经济数据中,关于工业和投资的数据令人瞩目——2023年,电白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20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工业投资106.91亿元,同比增长21.9%;工业技改投资44.75亿元,同比增长179.8%;基础设施投资148.17亿元,同比增长11.8%。

投资指标走势向上,是当前经济周期下电白交出不俗答卷的重要推动力。

前不久,电白区委二届十次全会召开,就2024年“百千万工程”如何高质量推进着墨布局,定下新目标。着眼于进一步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激活经济内外循环的现实需求,2024年,电白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着力把工业做大、把农业做强、把产业做旺。

2024年,电白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着力把工业做大、把农业做强、把产业做旺。张鹏飞 摄

2024年,电白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着力把工业做大、把农业做强、把产业做旺。张鹏飞 摄

在主导产业层面,将欣旺达等“链主”企业和项目作为主要发力点。基于开拓产业新赛道的需求,电白将谋深做实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寻求将其打造成战略性支柱新兴产业。为助力产业集聚,电白将大力抓好工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电白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和扩园计划,建强平台聚集载体。其中,尤其要围绕零碳产业园、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滨海旅游带、渔港经济区“两园一带一区”,将滨海稀缺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

在特色产业层面,电白重点要提升“中国沉香之乡”含金量,推动农文旅融合;做好“海洋经济”大文章,稳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做好荔枝、水东芥菜、圣女果、小耳花猪等“土特产”文章,推动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在富民产业层面,电白谋划从南海皮鞋、霞洞雨具、岭门电子、农副食品加工、电器等特色产业中谋划镇域经济新亮点。总体而言,富民产业发展将立足镇的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建强中心镇、提升专业镇、做精特色镇,全力打造各具特色、各具优势、各具韵味的镇域产业。

推动产业进阶,2023年新引进超千万元招商引资储备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额达73.83亿元。

目前,电白已发展形成“4+N”产业体系。其中“4”为绿色建筑产业、沉香和香精香料产业、文旅康养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四大主导产业,稳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N”为新能源产业、预制菜产业、专精特新农业产业、义齿产业、南药产业等N个特色产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一年逐鹿跨越增添了信心。

2024年1月24日《南方日报·电白视窗》头版报道。

南方+记者 邓建青

编辑 杨建雄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