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突发心梗需紧急植入心脏支架,医生称这类人群要当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
+订阅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心血管科 蔡小丽副主任医师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心血管科 程铭威医师

时间追溯到大寒节气当天,60多岁的李奶奶在晚上20:40左右突发胸痛,这可让其家属急坏了,李奶奶平常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虽然每月规律就诊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心血管科,规律服药,但是怎么就突然胸痛了?家属赶紧送到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就诊于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急忙查了心电图后,测左臂BP150/104mmHg,随机血糖16.2mmol/L。觉得李奶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不能排除冠心病可能,邀请心血管科蔡小丽副主任医师会诊,蔡主任查看患者后,立刻复查心电图,“坏了,典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壁)”。

△患者发病时心电图

因为发病时间在超急性期,肌钙蛋白T还没升高,但是要紧急处理,立刻给予双抗、稳定斑块、扩冠等对症处理,蔡主任和胸痛中心医师一起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心梗了,需要紧急做介入手术”,幸好李奶奶及其家属对心梗有了解,愿意行手术治疗,同意转总院心血管科绕行急诊行PPCI术,手术很及时、顺利,开通了血管,挽救了即将坏死的心肌,避免了心脏猝死的风险!

△患者闭塞的血管

△经过介入手术通了的血管

1.什么是心梗?

蔡小丽副主任医师: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堵塞导致的心肌发生急性、持续性的严重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类严重冠心病。患者多表现为剧烈胸痛、胸闷不能缓解、呼吸困难、恶心、肩背痛、腹痛、大汗等症状。急性心梗发作时,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溶栓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恢复心肌供血,是降低心梗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最关键的治疗手段。根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若患者就诊于无直接PCI条件的医院,如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20分钟内转运至PCI中心并完成再灌注治疗,则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实施直接PCI。

2.怎么会突然心梗了呢?

蔡小丽副主任医师:导致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部分性堵塞。像李奶奶这种糖尿病、高血压、年龄65岁、肥胖这些都是危险因素,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风险高!

3.突发心梗怎么办?

蔡小丽副主任医师:心梗是致死致残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猝死,未能及时开通血管者,心肌缺血时间长,心肌坏死面积大可能导致心脏破裂,或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及时、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尽早就医才能保证后续及时的救治。当患者在院外发生疑似心梗的症状时,首先不要慌张,如心梗发作时有他人陪同,陪同人员要拨打“120”电话,患者应停止活动,保持镇静,及时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心梗是危重性疾病,但是只要能够在症状发生时想到这种疾病,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尽早到达医院,绝大多数的心梗患者可以早期开通血管,并得到及时治疗,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专家介绍

李荣

教授、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德国访问学者,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国家华南区域中医心血管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负责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慢性病防控与管理学会副会长。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0多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共出版论著8部11本。2003年工作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荣立广东省抗非英雄“三等功”和荣获广州市“抗非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广州市“羊城好医生”。

擅长: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20余年,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心痛病(冠心病)、眩晕病(高血压病)、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悸病(心律失常)等。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德国明斯特大学索斯特教学医院研修学习心导管技术(冠脉造影+PTCA+STENT术、射频消融及心脏电生理起搏等技术)。从事冠脉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及心脏电生理起搏等工作15年。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心血管科)

心血管科:吴辉

教授、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西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临床优秀人才。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心脏保护学组副组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擅长: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防治逾20年。主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含冠脉介入及起搏电生理诊疗技术)。擅长心脏介入及双心医学诊疗。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心血管科)

熊志华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内一科大主任,曾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深造。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康复专业委员会广东联盟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胸痛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基层教育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阻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

擅长:心血管、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及心肺康复。能够熟练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疾病的处理。

蔡小丽

副主任中医师

在读博士,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擅长: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庄利斯

副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2016年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培训。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委员会青年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胸闷、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病症,擅长处理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

陈波

主治医师

专业方向为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曾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进修。

擅长:对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塞、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等内科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呼吸、脑血管、消化疾病的诊治。

赵静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擅长: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内科常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程铭威

中医师

硕士,规培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掌握冠脉造影术。

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熟练处理呼吸等系统临床常见病、危急重症。

吴月瑶

医师

主要负责心肺康复中心各项检查及治疗,曾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脏康复中心进修。

擅长:心肺运动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检查,体外反博、有氧训练等心脏康复相关治疗。

心血管科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心血管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基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培训基地、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胸痛中心认证单位、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中心认证单位、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单位、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李荣教授为白云医院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与总院吴辉教授等专家团队通过常态化专家查房和门诊坐诊,指导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从教学、科研、技术共享、学术交流等均得到长足进步,实现医疗技术同质化。白云医院心血管科拥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心肺康复中心医师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博士1名。

心血管科于2020年获得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立项,2024年1月验收合格。科室设有心脏康复中心1个、广东省名医工作室1个,开放中医病房、中医治疗室、专科诊室,有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康复等亚专科治疗组。

心血管科是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核心科室,在全区首度开展心衰中心建设工作,获得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心衰中心总部心衰中心认证。是白云区首家国家级心肺康复认证中心,心肺康复中心设置有八段锦、有氧运动、穴位拍打康复操示教区、运动康复区、6分钟步行试验区、心肺运动试验区、无创心排测试区、功率踏车测试区、体外反搏室、心血管科健康教育区、心脏康复门诊、心理康复门诊等,开展体外反搏治疗,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提供了更加丰富治疗手段。

心血管科实行“中西结合、中医特色”为原则,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主攻重点病种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病等。科室根据多发病的发病特点,辨证推出滋肾平肝降压膏、冠心2号膏两款中药膏方。滋肾平肝降压膏有滋阴潜阳、安神助眠的功效,坚持服用能起到平稳降压的作用,在降压之余同时顾护肝肾功能。冠心2号膏适合冠心病心绞痛的气滞血瘀证患者,也适合常常自觉一过性胸口疼痛的患者用来调理体质。

心血管科通过中药内服、中医调摄、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穴位埋线、火龙罐、心脏康复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方式,有效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效益和口碑。

咨询电话:020-86459050

咨询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END

编辑 | 庄梦

复核 | 范利华、何玉妹

责编 | 潘玉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