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
肇庆举办“万人游肇庆品裹蒸”迎春启动仪式,
拉开了为期一年的
“万人游肇庆品裹蒸”活动的帷幕,
将进一步推动肇庆的美景、美食
和非遗技艺的传播!
肇庆非遗展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源愿 摄
启动仪式上,相关人员分别介绍了肇庆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美食文化,并播放裹蒸工作传播视频。同时,进行了肇庆市非遗技艺展示、肇庆裹蒸美食现场品鉴等。参加活动人员还深入探讨了肇庆的美食美景。
裹蒸是文化的符号,
寄托着肇庆人的思乡之情。
欢迎各位游客春节来到肇庆,
欣赏这里的美景,
品尝这里的美食~
肇庆裹蒸
裹蒸作为肇庆的特色美食之一,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热食清香四溢,入口松化爽滑,
让人回味无穷,
被誉为“舌尖上的珠江恩物”。
△图源 《消费主张》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新鲜出炉的裹蒸,
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
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
冬叶与糯米、绿豆混合的清香
令人垂涎欲滴,松化甘香,
口感软滑,吃后齿颊留香,
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 图源 肇庆市文化馆
云吞
肇庆各地的云吞颇有名气。
包括饱含着猪骨甘香的广宁云吞,
用“梁村优质猪”的腿肉剁成的怀集云吞,
皮薄如蝉翼的塱鹤云吞,
汤底鲜美至极的威整云吞……
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广宁云吞
威整云吞
怀集云吞
塱鹤云吞
△图源 广宁发布 四会发布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德庆竹篙粉
被誉为“德庆一绝”的德庆竹篙粉,
因挂在竹竿上晾粉而得名。
独特的制作技艺,
让竹篙粉吃起来带有淡淡的竹子清香,
滑而不腻,爽口弹牙。
来到德庆游玩,一定要去尝尝!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四会窝粉
四会窝粉其特点是米香味浓郁,
吃起来爽口弹牙,一点都不粘牙,
柔韧性十足而又嫩滑。
习惯的吃法是用酱油和熟油拌,
撒上芝麻,
最能吃到那种特有的米香。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西江河鲜
民以食为先,肇庆尝河鲜。
肇庆河鲜味道鲜美,
口感以鲜、爽、嫩、滑而著称。
西江河鲜烹饪技艺五花八门,
满足新、鲜、爽、嫩、滑烹饪要求。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封开杏花鸡
杏花鸡曾是朝廷贡品,
是广东三大名鸡之一,
有“玻璃皮、蔗渣骨”的美誉。
用“白切”的方式烹饪,
将其鲜美嫩滑的特点发挥淋漓尽致,
入口惊艳,鸡味浓郁,
皮薄肉滑,骨细香脆。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地豆烧肉
四会市地豆镇的烧肉远近闻名,
用木炭烧制,
皮脆肉嫩,层次清晰,
咬下去会发出咔嚓声的芝麻皮,
透亮的肥层入口即化,
肉软多汁不起渣,甘香而不腻。
△图源 四会发布
鼎湖上素
据《鼎湖文史》介绍,
“鼎湖上素”是庆云寺一位老和尚
首创于明朝万历年间。
庆云寺内老和尚就地取材,
选上料菇类、菌类
做成庆云寺特有的素菜,
食时鲜嫩滑爽,清香四溢。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黄瓜榨
德庆有各种各样的腌制菜榨,
最为出名的是
用小黄瓜腌制的黄瓜榨,
清脆爽口,咸酸适中,美味可口,
回味无穷,健康美味,
其种植和腌制历史十分悠久。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怀集“六十日”黄菜
怀集“六十日”黄菜
是当地民众最喜爱的家常开胃菜之一,
因其从播种到采收仅需两个月而得名,
清煮干爽嫩滑、爆炒酸辣爽口。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疍家糕
疍家糕自古流行于
西江肇庆段一带的水上人家,
平滑柔软,层层分明,
可“盐”可“甜”,色香味俱佳,
以“软、香、滑”闻名,
是疍民在民俗节庆、喜庆节日制作的食品,
也是疍民登门拜访的常备“手信”。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高要茶果
高要茶果大多是
用米粉加工蒸煮而成,
根据形状、馅料、味道的不同,
有着各具特色的形象的名字,
包括有大团、扑撑、入口角、
煎堆、水榄等。
△图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肇庆的美食还有很多
你吃过最美味的肇庆美食是什么呢?
快在评论区安利给大家!
这个春节假期,
肇庆期待与你“双向奔赴”!
大美肇庆,欢迎你~
来源:多彩肇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