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概在60%到70%。”1月25日,在佛山市中医院的4K+5G多功能虚拟演播厅,一场主题为“有备无患,健康过大年”的应节健康科普直播活动正在进行。
(点击观看详细报道)
我院急诊科邝敏华主治中医师、肺病呼吸科邹鹏副主任中医师上线,以案例宣讲加实物展示的形式,为直播间的观众们讲解新春期间的疾病预防、中医食疗等实用的健康知识。
“现在气温骤降,加上春运到来,很容易引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春节综合征’。很多居家老人都喜欢看手机视频直播,为此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向群众传播健康理念,让他们在这个冬天提高防护意识,平安健康过大年。”邝敏华说。据悉,医院为了及时送上应节的健康提醒,在短短2天时间内便策划了这场直播,受邀上线的邝敏华在急诊科繁忙工作之余,前一晚准备课件至凌晨,次日还特意戴上颇具节日喜庆氛围的红围巾走进直播间,成为了多功能虚拟演播厅自建成以来的第41期直播节目的访谈专家。
一直以来,我院健康科普工作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文化氛围,打造的“五位一体”强化健康教育新模式更是被国家卫健委评选为2023年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国字号”荣誉背后,佛中医有着怎样的亮点?
打造1·2·3健康科普教育体系
全面普及健康科普知识
据我院党委书记张斌介绍,医院从顶层设计入手,汇聚全院医、护、药、技等各科力量,着力打造“1·2·3”健康科普教育体系,具体体现在“一专”“二多”“三易”上。
“一专”:培育一支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队伍。医院目前拥有国家级和省健康传播实训基地,培育了一大批临床健康科普骨干,包括市科普达人、省科普专家等,还有一群敬业而富有创意的宣传团队。
“二多”:拓展多渠道、多受众的健康科普平台。在党建引领下,通过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以视频直播、媒体合作、“五进”公益志愿活动、健康教育大讲堂等形式不断丰富传播途径。如2022年底,医院建成全省医疗卫生系统首个4K+5G多功能虚拟演播厅,打造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播平台,生产出大批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普作品,成为了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
“三易”:易学、易懂、易实施。医院对科普内容进行专题策划和遴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以图文、视频、实物讲解等方式呈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线上线下齐发力
让健康科普飞入百姓家
一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院领导带头讲科普,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医院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学科,形成了一套规范化、专业化的健康科普路径和管理体系;并以党建为引领,以党支部为单位,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重点围绕季节性疾病、慢性病的防治、急救技能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力求有特色、有成效,从而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并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健康素养稳提升
管理干预需先行
张斌表示,医院会以这次获奖为契机,继续拓展健康教育领域,为健康科普工作搭建更好的平台,将健康科普项目化、课题化、专业化,走深走实,以人人享有健康为目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首先我们要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规划,并拓展健康服务的提供范围,培养更多的健康促进专员,并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整合科普教育资源,打造健康教育系列品牌,并在惠民服务、健康促进等方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确保示范效应的最大化。”张斌说。
2023年可谓我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获得了众多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的相关荣誉称号和奖项。
未来,佛山市中医院将进一步提升组织和管理水平,增强健康教育和促进服务的效果,确保将健康教育新模式深入实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宣传科综合(部分来源佛山+)
视频来源:醒目视频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