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科创大赛一等奖得主真健康:扎根横琴聚焦医疗器械研发

南方+ 记者

近日,第三届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澳门落下帷幕,真健康团队获得本届大赛成长组一等奖。

据了解,真健康公司是一家从事肿瘤诊疗智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澳资企业。2023年公司将企业总部正式搬到横琴,并入选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首批“上市后备企业”。

精准诊断与治疗肺结节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降低患者手术创伤的微波消融机器人;针对无法治疗的肺衰竭患者开发的体外生命支撑系统……在“医工结合”发展模式下,真健康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取得了迅猛进展,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大赛现场。

国内首创“一根针”诊断肺结节

2022年,37岁的小雨体检发现双肺有多发结节,数量多达200余个,其中最大的结节位于右上肺,直径大小约为10mm。随后2023年体检的胸部CT结果提示,右上肺结节实性成份较前增加。

随后,小雨开始不停地走入各大医院,迫切希望从专家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支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在临床上引进了“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可以极大提高肺结节定位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为此决定前去寻求帮助。最终在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的协助下,医生为患者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

这个“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便是真健康公司自主研发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据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昊任介绍,该公司创新推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结合了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团队的专业技术支持,也获得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及何建行院长团队提供医学保障。在张昊任看来,想在短时间内攻克穿刺手术机器人的难关,缩小穿刺导航定位的“毫米差”,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各展所长。

目前,真健康公司的穿刺手术机器人获软组织器官手术机器人领域国内首张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在3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实施手术1000余例,成功率100%,已有138家医院有合作意向。

今明两年将全力“冲刺”IPO

举办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是合作区以全球视野和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到合作区发展的强有力信号。本届大赛的“澳门元素”得到充分彰显。大赛共吸引278个澳门赛道项目报名,为上届的2.3倍。

“作为一名澳门创业者,我感到非常自豪!合作区建设纵深推进,不仅为琴澳两地互联互通提供了便利,吸引了许多澳门居民来这里创新创业,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张昊任表示。

2023年将企业总部搬到横琴后,真健康公司的发展蓝图逐渐铺开。“当前我们治疗端产品——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已经进入了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计划在今年落地首张以合作区企业主体申报的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张昊任表示。

真健康团队获得第三届横琴科创大赛成长组一等奖。

围绕着肺部疾病不同阶段,真健康公司还开发了体外生命支撑系统,给无法治疗的肺衰竭患者带来更多希望。据了解,该系统可以针对肺脏、肾脏、肝脏、心脏等多器官进行常温隔离灌注,构建从穿刺诊断、消融治疗、到常温灌注以及离体修复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近期,我们的试验数据显示,废弃的人离体肾脏经过系统48小时灌注,病理结果显示灌注过程中组织得到明显修复。”张昊任说道,若离体器官修复可以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将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

据介绍,真健康公司计划于2024—2025年申报IPO上市,成为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乘着合作区建设的东风,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选择在横琴工作、生活。作为一家澳资企业,我们希望在今年推动企业上市,为澳人澳企在横琴创业、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经验。”张昊任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真健康公司拟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助推设立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对接内地与澳门、葡语系国家及其他国际医疗技术创新资源,吸引境内外前沿医疗技术在合作区实现成果转化、产业化。

南方+记者 黄天儒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