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构建坪山“大调解”格局

坪山政法
+订阅

      近年来,坪山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总体目标,统筹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一体发展,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努力构建“大调解”格局。

主动排查  强化源头治理

      驻点人民调解员充分践行“一线工作法”,通过实地走访和居民交流群及时获取、掌握辖区矛盾纠纷隐患和法律服务需求,就地开展矛盾纠纷预防与化解,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2023年,全区人民调解员共受理调解案件3302宗,调解成功3237宗,调解成功率98%。立足抓早抓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全年排查矛盾纠纷1223场次。

织密网络  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

      立足于“有纠纷就有调解组织”的目标,构建起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街道、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以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特色,以个人品牌调解室为标杆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实现了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印发《关于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坪山区人民调解员案件补贴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长效保障制度,加强工作业务指导,全年组织开展调解员业务培训8场次。

 

调解前置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一站式”多元解纷调解平台,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等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倡导以调解的方式解决全区非诉讼矛盾纠纷。印发《坪山区关于实行调解程序前置的工作方案》,以线下“一站式”受理平台为基础,落实调解前置“一站式”受理平台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协调各类纠纷化解组织形成合力,优化推动纠纷化解的程序设置,实现矛盾纠纷分层分类管理。

 

创新宣传  打造“移动调解室”普法品牌

      2023年,坪山区司法局创新法治宣传方式,通过外展、讲座、直播等“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着力打造“移动调解室”普法品牌。在调解中普法,于普法中解纷,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调解故事”等宣传案例,努力将每一件矛盾调处案件办成普法的典型,把普法贯穿于调解全过程。


信息来源:坪山区司法局

通讯员:张雪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