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病做检查都要到县人民医院,现在在冷坑就可以做了,不仅方便,医保报销比例还更高。”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居民邓明奇对这些年镇上的医疗资源变化感触很深。这正是肇庆市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缩影。
近年来,
肇庆市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投入,
基本建成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
肇庆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作为落实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和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积极构建“141”建设机制,
有效激发县域医疗卫生发展活力,
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2023年9月28日,怀集县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至怀城街道龙湾片区E-9地块。图源 怀集发布
“四项举措”推动县域医疗
卫生资源扩容提质
“141”建设机制,
第一个1是指市县一体推进工作机制,
4是指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
财政支持投入机制改革、
卫生健康人才体制改革、薪酬制度改革,
最后一个1是指实施“一县一策、
一院一方案”。
为减轻病人负担,机制首先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创新突破。2022年11月,广东省医保局批复同意德庆县作为第4个试点单位开展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探索实施“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政策。德庆县中医院医共体率先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在全国尚属首个。德庆县开展中医日间病房试点,病种达15个,同病种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5%,患者随治随走,方便参保群众就医,提高病房周转效率,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德庆县中医院。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为推动县域医疗卫生“硬件”全面升级,
机制建立健全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
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全市累计投入53.63亿元,
升级建设县级公立医院15间,
建成县域急救中心5个、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36间、
规范化村卫生站1168间,
全面夯实县域医共体发展基础。
△德庆县人民医院。图源 德庆西江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尤其紧缺卫生健康人才。
机制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凝聚、培育和吸引人才,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
“千人强基计划”项目。
2019年以来,肇庆共招聘入编全日制医学本科生416人,是2018年底同类人才总量的两倍,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该项工作实行“县招县管县镇共用”政策,强化总院用人自主权,促进总院、分院人员良性流动,入选了广东省乡村振兴百佳实践案例。
△图源 健康肇庆
在薪酬管理方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
“公益一类财政供给,
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
将“一类保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
例如,肇庆市边远地区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
岗位津贴达到人均每月1300元,
比省标准高出300元。
同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六个允许”
和“两自主一倾斜”等政策。
2022年,肇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经费同比2021年增长24.5个百分点,在编在岗人员人均收入达到12.83万元,同比增长20.4个百分点。
△图源 怀集县妇幼保健院
“一县一策”“一院一案”
激发医共体活力
在2023年上半年开展的
2022年度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绩效评价中,
肇庆市排名全省第一,
广宁、德庆、怀集3县分别排名前十,
也令肇庆成为全省前十
上榜县(市、区)数量最多的城市。
其中,德庆县、怀集县被列为
广东省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 德庆县着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配,保障参保患者就医需求。德庆打造了“数字健康德庆模式”,构建“预防保健+健康风险干预+特色健康服务”的医防融合管理闭环。
➣ 怀集县建立以县人民医院牵头的“1+19+N”县域医共体模式,建成医学检验、B超心电、远程会诊、影像诊断中心、慢病管理数据五大中心,搭建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实现总院和分院信息互联互通共享,被评定为广东省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示范县。
➣ 广宁县以县人民医院牵头,组建“1+17+279”医共体模式。广宁以专科专病建设为抓手,与上级医院共建乳腺治疗中心、儿童生长发育中心等,总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下沉总院的专家助力分院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建设,方便群众家门口就医。
△在2023年上半年开展的2022年度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中,肇庆市排名全省第一。图源 健康肇庆
通过实施“141”建设机制的紧密型
县域医共体改革,
肇庆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闭环进一步完善,
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实,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8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肇庆市5个县(市)县域医共体全部达到紧密型标准,率先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的“2023年达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的县(市、涉农区)比例不低于60%”的目标。
△四会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创建互联网医院。图源 四会发布
如今的肇庆正铆足干劲,
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拼力前进,
让每一位肇庆群众更有“医靠”!
来 源:健康肇庆、南方日报(撰文:卢舒曼)
编 辑:莫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