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由汕尾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诗写百千万,情聚真善美”散文诗征文比赛启动仪式暨“助力绿美汕尾,共绘秀美乡村”植树采风活动在汕尾海丰县大湖镇大德村举行,文学创作者们齐聚一堂,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村庄里进行采风创作,把浓浓年味带到群众家门口,用朴实的诗句讲好汕尾故事。
汕尾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余少录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助力“百千万工程”与“明珠一号”攻坚行动落地见效,希望各位创作者能够尽展才思,各显神通,打造一批具有汕尾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擦亮汕尾文艺招牌,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艺力量。
汕尾市散文诗学会会长侯洁春表示,学会将持续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不断丰富“善美文化”内涵,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带领广大散文诗创作者创新文艺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惠民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用文艺赋能推动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汕尾市散文诗学会高级顾问柳成荫为本次活动的策划推动做出了努力,他衷心希望通过这种文艺创作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汕尾,了解汕尾,读懂汕尾。在喜庆祥和的礼炮声中,本市各位知名作家、诗人和散文诗爱好者正式开启一场散文诗创作之旅。
大德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富有人文情怀的红色革命老村。各位创作者先后走访了村中烈士施粗眉、施水亮的故居,随后到村庄“红军八角井”进行采风,跨越时空,追溯红色记忆,品读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2019年,大德村被评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至今村庄仍然保留有一些古物古迹,如“红军八角井”“古塔遗址”等,还有红军战略转移时养伤的“大湖红军洞”,里面还保存着红军曾经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021年,海丰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由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该村立牌标记“大湖红军洞”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挥锹铲土,踏土夯苗,提桶浇灌……各位创作者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在红色遗址旁种下一棵棵“英雄树”,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播新绿,添新机,为乡村绿美生态建设增绿添彩。
植绿活动过后是气氛热烈的“春联嘉年华”。各位书法家提腕凝神,挥毫泼墨,笔锋回转之间,火红的宣纸上散发着阵阵墨香,雄厚有力的字体跃然纸上,楷草行隶各显风采,既描画新年愿景幸福生活,也写尽奋斗不息壮志豪情,更歌唱家国共兴的美好祈愿。乡村群众沉浸于书法创作的美韵之中,把浓浓年味带回家。
随后,散文诗创作者们先后前往大湖沙滩、高螺湿地公园和高螺游客服务中心等景点进行采风创作,大湖的江海如诗如画,“螺地山”“马宫山”“大德妈祖庙”巍峨壮观,湿地与红树林景观让人赞叹不已,高螺湿地被评为广东最美十大湿地,同时也是广东绝佳的观鸟胜地,还有生态文明丰富的鸟类博物馆……创作者们将走遍大湖的各个角落,细心品读其蕴含的历史人文精髓,用文学的力量,谱写大湖华美诗篇,讲好汕尾故事。
汕尾是全国第一个地级市“中国散文诗之乡”,发布了中国散文诗第一部蓝皮书,首届中国散文诗节在汕尾举行,三个“第一”擦亮汕尾中国散文诗之乡的招牌。接下来,汕尾市散文诗学会将继续做好文艺强市建设工作,让诗歌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为“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增添文艺力量。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陈保良
通讯员 王心洁 柯晓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