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佛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玉向大会作报告。报告透露,佛山检察机关去年共办理各类案件43316件,13宗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1月28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佛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玉向大会作报告。戴嘉信 摄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市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逐年下降
报告指出,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全力推进平安佛山建设,全年受理审查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0077人,受理审查起诉17703人。经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4289人,提起公诉11734人。
全力推进平安佛山建设。佛山市检察机关与国安部门共建侦检协作机制,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在全省考核中排名前列,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获评全市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坚决从严打击涉枪爆、抢劫、强奸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起诉457人,全市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扣“一号改革工程”,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32人,制发涉营商环境检察建议55件。持续加大反洗钱和追赃挽损力度,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等犯罪70人,1 名检察官获评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突出个人。
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召开“护航民企发展”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出谋献策,制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起诉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犯罪314人,针对一些长期未结的涉企刑事积案,连续第三年开展专项监督,发出检察意见,督促清理73件,帮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监督批准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599人次,将弹性监管融入信任,更利改造、更利发展。对18家涉案企业适用合规改革机制,既依法落实罪错责任,又增强其合规发展能力,促进稳定就业1900余人,预期可上缴税款超过1.7亿元。
此外,佛山市检察机关服务佛山市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完善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机制,办理相关案件145件,2宗案件获评全省十佳和典型案例。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在重要产业园区、标杆企业设立检察联系点,发布《佛山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佛山市知识产权案件特点、趋势,为企业依法维权提出对策,助力“佛山制造”品牌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护“小案件”背后的“大民生”
报告显示,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小案件”背后的“大民生”,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用心守护群众生活安全。
守牢食药安全“生命线”。佛山市检察机关开展违规进口食品、AED 配置管理等专项监督,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23 人,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74件,努力让老百姓远离“餐桌上的污染”“药品中的风险”,1宗案件获评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筑牢生产安全“防火墙”。佛山市检察机关针对危化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7件。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整改寄递安全问题17个,确保群众“包裹里”安全。
织牢财产安全“防护网”。佛山市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盗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多发性侵财犯罪,起诉2261人。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依法提前介入、从严从快办理缅北电信诈骗系列专案,保护群众“钱袋子”安全。
为守护绿美佛山建设成果,佛山市检察机关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 50 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 135件,督促修复山水林田2.5万亩,清理固体废物3万吨,起诉追偿环境损害赔偿金3亿元,让破坏环境者为生态修复“买单”,有力服务绿美佛山“八大行动”。
此外,佛山市检察机关综合施策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积极开展性侵未成年人专项打击行动,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落实从业禁止、入职查询、强制报告制度,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317 人。坚持依法惩治与教育挽救并重,对未成年人犯罪开展社会调查1910人次,依法不批捕314 人、不起诉263人,同步落实特殊矫治教育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会同市妇联等部门完善家庭教育指导联动机制,向监护失职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205份。
郭玉表示,2024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将全面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主线,全力推进佛山检察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
南方+记者 邱日华
通讯员 刘宇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