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南山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南山区代区长李小宁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桃源元素”频频亮相:“丽岛花园棚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立全市首个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链党委”“平山村冬至入伙,51栋楼1613套保租房完成改造并交付,为超特大城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探索了经验”等。
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昭志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回望了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同时也收获颇丰的2023年,用“四个抓落实”表态,全面细致厘清了2024年的发展路径,系统科学部署未来,直面挑战、勇担重任,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南山发展的深入思考、精准谋划,展示出新时代南山作为“青春之城、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的风采与担当。
李昭志介绍,过去一年,桃源街道拼经济、解难题、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平山村品质化提升项目中,桃源强化组织,调整策略,压茬推进,建立统筹协调与设计施工相互协同、滚动操作的工作机制,平稳有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为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示范了“桃源路径”。
桃源街道坐拥北大、清华、哈工大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必选、速腾聚创、芯思杰等一批明星企业,是南山区的“创新腹地”。2024年,桃源街道将聚焦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战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实干争先年”的工作部署,紧扣“三高六新”目标,以“多彩学城、活力创城、未来产城”的三城融通为主线,全方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人才服务上实干争先,推动“街区大学化,大学街区化”。将三区融合升级为“三城融通”,更加聚焦创新创业,以承接大学城公共管理服务为契机,突破象牙塔的物理边界和心理边界,推动“大学街区化、街区大学化”;通过平山村品质化提升项目,打造“平山村百校大街”,形成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资金流汇聚融通的百校大街生态链,为大学城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在“资源链接”上发力,强化“金融+创投”功能,面向全球引入更多高潜力创业项目入驻,提高孵化成果转化效率;将大学城社区打造为“开放共享、多元融合的国际化社区”,做好外籍留学生服务工作,让他们融入桃源、爱上中国;依托三区融合社会实践基地,链接南山头部企业资源,统筹组织好大学生实习实践工作,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在重点项目上持续发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以“宜居宜业宜游”为路径,持续推进平山村建设,力争2024年提供保障性住房6000套,做到“让村子既保留乡愁韵味,又富有现代魅力”;加快推进龙辉龙联花园棚改项目,完成未签约业主的房屋征收工作,统筹推进塘朗工业区土地整备、珠光村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提升城区品质,助力红花岭“工业上楼”项目实施,实现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产业在北部片区落地。
三是在企业服务上“精准滴灌”,助推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辖区高等院校集聚、科研院所众多、产业园区林立、商业配套密集的特点,把辖区企业主体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坚力量,依托辖区11个重点园区,新增5个中小企业服务站,构建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办的服务企业新模式,帮扶“临界点”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拓宽企业服务的服务边界,拓展“企业和人才的朋友圈”,打造桃源街道探索基层治理与经济提质软路径的“深圳样板”。
【延伸阅读】
【统筹】张光岩
【撰文】刘倩希
【摄影】黄靖逵
【部分图片来源】受访单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