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卫健局局长刘春晓:让老百姓在南山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南方+

01:29

南山区卫健局局长刘春晓:让老百姓在南山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作为民生一大关键词,在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亮相:“提升8家社康中心品质”“‘信用就医’实现全覆盖”“全区公共场所配置AED 3614台,覆盖率全国领先”“2024年将升级改造26家社康机构”……持续擦亮南山居民幸福“底色”,南山区委卫生工委书记、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春晓表示,医疗卫生事关国计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大计,一头连着百姓心声。

刘春晓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绩,既有“成绩单”又有“任务书”,从发展动力、创新实力、社会活力、服务效力、治理能力五个角度展示了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并提出了要以“百校换新”“社康新韵”“宜居新品”等六新为牵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描绘了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2023年,区卫生健康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着力优供给、夯基础、筑屏障、促健康,为南山区高质量发展的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

1

刘春晓介绍,过去一年,南山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蛇口医院内科综合大楼顺利封顶,“社康新韵”计划第一批项目如期完成,医疗硬件发展基础进一步打牢;南山医疗健康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底座搭建完成,“6+82”信用就医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夯实;南山医院疼痛科进入复旦专科综合排行榜前五,累计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18个,医疗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统筹规划一流综合性医学创新中心城区建设,“四医联动”发展路径进一步拓宽;蛇口医院成功申报“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前海人才港国家化社康正式开业运营,深港医疗跨境衔接进一步突破。

1

2024年,南山区将锚定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两条赛道同步前进的发展目标,聚力改革,创新创优,全力打开医改、医院、医疗、医学“四个边界”,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高品质健康生活,让民生幸福更加可触可感。

一是“打开医改的边界”,全面推动南山区医改工作走深走实,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内在活力。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三甲”倍增计划,力争全区三甲数量再翻一番。持续深化医疗集团改革,全力推进社康“新韵”计划,完善双向转诊机制,让居民体验到身边的幸福感。实施“斩链”计划,建立设备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机制,斩断隐形利益链,让设备耗材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打开医院的边界”,实现各层级、各类别优质医疗资源“内外融合、上下融合、智慧融合”三融合。依托医院三名工程、“港医通、港药通、港保通”等,衔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打开医院“向上”的边界,打造南山医疗高地。以首席专家工作室、名医工作室为纽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开医院“向下”的边界,做大做强基层社康。依托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推进数据互联互通,探索打造居民健康数字画像,做实全民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打开医院“数字”的边界,实现信息便民惠民。

1

三是“打开医疗的边界”,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拓展“健康南山”内涵。准备在探索健康服务多元融合上下功夫,推动医防、医校、医体、医格、医养“五融合”。优化“医防融合”,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深化“医校融合”,探索构建青少年健康管理新模式;推进“医体融合”,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创新“医格融合”,打造网格化健康管理服务,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推进“医养结合”,优化健康养老服务,让“夕阳生活”更精彩。

四是“打开医学的边界”,推动医学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强化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药产业“四医联动”,以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产业发展全周期服务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集“医教研产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创新中心城区。以补链、强链、固链为根本,开展全区生物医药招商、稳商和安商工作,持续打造南山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的高地。

【延伸阅读】

聚焦2024南山两会——开局访谈

【统筹】张光岩

【撰文】刘倩希

【摄影/摄像】黄靖逵

【剪辑】谢昊燃

【部分图片来源】南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