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冬冬:殚精竭虑补短板,只争朝夕谋发展,时长共1分43秒)
龙岗区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冬冬:殚精竭虑补短板,只争朝夕谋发展
1月26日上午,龙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区政府会堂开幕,区长王策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如何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招商稳商优商“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南方+记者采访了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冬冬。
张冬冬表示,就市委、区委提出来的高质量发展,吉华街道主要是聚焦补齐三个短板和擦亮三张名片。可以说“殚精竭虑补短板,只争朝夕谋发展。”
三个短板方面,第一是补齐交通基础落后的短板。吉华位于大布吉片区腹地,有基础设施、交通路网落后的历史原因。虽然现已纳入深圳都市核心圈,但路网密度比肩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纽约湾等世界经济发达区域仅为1/4。
第二是补齐土地规划滞后的短板。吉华街道有18.9平方公里,但占辖区六成的土地都位于生态控制线和水源保护地内,现行的用地规划水平与深圳市的发展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如何用绣花功夫为高质量发展释放土地资源和产能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是补齐城区环境治理的短板。吉华街道流动人口比较多,设施设备差。以辖区内的主干道吉华路周边工业园区为例,43个工业园区存在南北面貌新旧交替、参差不齐的发展落差。如何使吉华路沿线所有工业园区都能跟上市委和区委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采取“一区一园一策”的思路。
张冬冬还强调,“殚精竭虑补短板”绝非一句虚言,无论是每一条毛细血管交通路网的打通,还是每一寸土地的规划,每一个园区的提升,都不是在白纸上挥洒,而是在现有的图谱上雕琢,吉华要平衡好各种发展的矛盾和群众的诉求。
他还介绍,“只争朝夕谋发展”体现在党建吉华、文化吉华和科创吉华。
党建吉华方面,用好甘坑古镇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2024年一是继续跟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加强高校党建和社区党建融合,把最接近群众和最有希望的两端党建结合起来;二是继续把甘坑片区创新的甘坑调解系统做大。
文化吉华方面一是继续依托“一镇三园两村”平台做好文化服务,第二就是重点要推进三联玉石文化品牌,以“南有三联玉石,北有甘坑古镇”来推动吉华高质量发展。
科创吉华方面,今年有两个重点发力,一是在甘坑片区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发力,另外一个是依托水径和翠湖等社区的园区升级发力。
最后,张冬冬表示,面向未来,吉华街道将按照区委部署,围绕“一芯两核多支点”的吉华任务,具体开展谋划,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化作2024年工作实际行动,奏响“党建吉华、文化吉华、科创吉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为龙岗加快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性深圳东部中心作出吉华贡献。
【统筹】陶清清
【撰文】张博
【拍摄/剪辑】李丹 黄靖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