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正式公布。
这两个规划此前经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广州市政府常务会、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这两个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面向存量空间资源领域的专项规划,标志着广州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在规划统筹引领、土地要素保障、价值导向转变、政策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等多个方面迈上了新台阶,两个规划的规划范围均为广州市行政区域,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均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
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
在《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中多次提及了东部中心,该规划提到,锚定支撑广州大都市圈辐射的重要极核,实施差异化更新战略,支撑广州国土空间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结构,整体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
在东立门户中,东部中心区域纳入省标图入库用地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枢纽赋能提质,充分发挥东部枢纽作为广州与深圳、东莞、惠州合作互联的空间载体作用,打造直连湾区的交通新枢纽。聚焦新塘站、增城站,以城市更新储改结合挖掘空间潜力,推动周边区域客运枢纽集群整合。结合城市更新配置高质量产业空间,构建东部枢纽交通商务区,推动广州东部地区跃升为辐射粤东、服务湾区东岸、对接华东的重要支点。
围绕东部枢纽,打造穗莞惠联动门户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枢纽门户,2035年前拟推进旧村项目63个(全面改造53个、混合改造10个)、旧城混合项目1个,占比约22%,重点整合提升广州东部客运枢纽集群,构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商务区,加快新塘站、增城站重大交通枢纽和高快速路网、轨道网建设,推进沿线城市更新,实现枢纽赋能。
根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1月9日发布的《2024年广州经营性用地供地蓝皮书》,广州东部中心位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北部顶点、广深港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交汇点,横跨增城、黄埔两区,规划面积768平方公里。其中,增城范围488平方公里,黄埔范围28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增城中南部地区及黄埔东南部地区,着力打造引领大湾区、联动长三角和京津冀、面向海内外的广州东部综合门户,为广州持续增强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提供重要支撑。
规划指出,围绕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目标,提出2021—2025年全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分步推进时序安排,有序推动全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2025年前,全市计划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项目206个、总用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其中,增城区16个、约231.9公顷。
增城区2021—2025年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分步推进时序安排↓
至2035年拟推进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项目291个,涉及255个行政村、14片旧城区,其中,增城区25个(旧村24个、旧城1个),群星村、金星村、白江村等11个旧村拟在2021—2025年全面改造,南坣村1个旧村拟在2021—2025年混合改造,长岗村、塔岗村、塘美村等6个旧村拟在2026—2030年全面改造,翟洞村、东洲村、官湖村等6个旧村拟在2031—2035年全面改造,宁西街中心片区1个旧城拟在2031—2035年混合改造。
增城区2021—2035年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更新项目分步推进时序安排↓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
同样地,东部中心也在《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中被多次提及,由此可见,东部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2030年,广州累计推进城中村改造约120平方公里,重点推进涉及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国家知识中心城、狮子洋增长极、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重点功能片区、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地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文化交往迈上新台阶。
至2035年,广州拟推进272个城中村(行政村)改造、涉及289个项目。其中,增城区7个(全面改造4个、微改造3个),大部分区位为东部中心,2021—2025年拟全面改造群星村、金星村、夏街村,2028—2030年拟全面改造长岗村,而东华村、甘涌村、新何村拟结合实际安排微改造。
增城区2021—2035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分步推进时序安排↓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广州日报、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