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提质增效!胃肠镜检查预约从1个月降至3天!

中山一院
+订阅

专题合集

#便民服务#中山一院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在检查场地和工作人员不变情况下,通过流程优化升级,提升诊疗服务效率,使预约时间由原来长达1个月缩短至平均3天左右,2023年接诊患者数量首次超过7万人次,预约时间、平均单个操作间服务患者量均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前列水平。

患者预约等候时间大大缩减

中山一院内镜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创立以来,以专业技术、严谨态度为全国各地患者提供卓越的消化系统诊疗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赞誉。

▲1974年,中山一院首次开展胃肠镜检查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消化道疾病的重视,预约检查数量快速增加,远远超出内镜中心服务能力,科室年接诊量一直徘徊在4至5万人次左右,预约时间长达1个月以上。

如何缩短等候时间,给患者更好体验?内镜中心主任丁震教授介绍,从2022年4月开始,在空间和人员不变条件下,内镜中心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优化预约流程、强化医疗质控、加强人员排班等,提升了总体服务效率。

近一个月内,预约时间已缩短至3天内,2023年总接诊量突破7万大关。“高难度的检查和手术是一大特点”,胰胆道疾病内镜下手术(ERC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小肠镜等手术数量和四级手术占比大幅增长,内镜超声检查(EUS)引导的穿刺和介入治疗量增长率超过200%。

“这些工作与团队付出分不开,为了能让患者早点做上检查,医护团队分秒必争加班加点。”丁震主任表示。

为患者提供一流内镜诊疗服务

近年来,内镜中心通过整合临床、基础等多学科专业,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消化内镜综合诊治中心,形成了完备的亚专科建制,包括超声内镜诊疗、内镜介入手术、消化内镜微创手术、炎症性肠病(IBD)内镜诊疗、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早癌等亚专科。

内镜中心拥有一支20多名医护专家组成的一流诊疗服务团队,熟练开展国内外各项高水平诊疗技术,在消化系统的早癌诊断、消化道出血等领域拥有丰富临床经验,超声内镜介入、贲门失弛缓内镜微创治疗和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内镜中心医护团队

同时中心团队承担了国自然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近5年在Gastroenterology和Gut等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论著45篇。

近年来,中心开展了众多首例:

1999年,省内首例胆管金属支架;

2011年,省内首例开展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手术(POEM)的单位之一;

2014年,世界首先报道短隧道法POEM;

2017年,世界首例荷包缝合法治疗胃溃疡出血;

2017年,国内首例内镜下开窗术治疗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2017年,世界首例经胃逆行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食管上段狭窄 (R-POEM);

2020年,全球年龄最小的贲门失弛缓症POEM手术。

如何预约内镜检查?

预约流程:门诊挂号开立检查申请单→内镜中心预约处预约(如需要麻醉,开好申请单后先至1号楼8楼麻醉评估门诊评估)→内镜中心完成检查。

联系电话:020-87755766-8155

注:医院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上线内镜检查自助开单及自助预约,敬请留意。

没有症状就不用检查?

高危人士、45岁以上有必要

“没有症状就不做胃肠镜",这个观念误区导致不少人错过了胃肠道肿瘤的最佳治疗期,遗憾终身。“其实,无症状是消化道早癌的一大特点。” 丁震主任介绍,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反应再做检查,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数据显示,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食管癌占全球50%以上,胃癌约占40%,肠癌约占20%,三者发病率均在全身各个系统肿瘤发病率的前五位。

消化内镜检查不仅能直视消化道黏膜病变,还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准确诊断疾病,提高早期口咽癌、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十二指肠肿瘤及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

因此,“我们建议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胃萎缩,肠道腺瘤性息肉等)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普通人群45岁以上,要常规接受胃肠镜检查一次,排查高危因素或者病变。” 丁震主任表示。

此外,由于麻醉内镜的普及(中山一院内镜麻醉率已超过90%),内镜的舒适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大家谈镜色变的心理也可以完全消除。

内镜中心专家简介

陈旻湖

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教授、主任医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30多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世界胃肠病组织指南委员会委员,亚洲胃肠病协会常务理事,亚洲炎症性肠病协会前任主席,亚洲神经胃肠病及动力协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及胃肠病学及肝病学杂志共同主编。中华消化杂志、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副主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国外高水平期刊收录论文300余篇。

丁  震

内镜中心主任

消化内科副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胆胰疾病诊治和各种内镜微创治疗,尤其是超声内镜及ERCP的诊治。临床上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与诊治,以及不明原因胆道和胰疾病的鉴别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完成超声内镜和ERCP的例数全国领先,精通ERCP及超声内镜引导的所有介入治疗,多次在国内外各种会议中进行操作演示,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胰腺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痔协作组委员兼秘书。

崔  毅

内镜中心荣誉首席专家

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道、疑难胆胰疾病诊断及内镜下微创治疗,如胃肠道息肉、早期癌肿筛查及切除、复杂性胃炎胃溃疡诊治,胆总管结石、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及胰腺肿瘤等内镜、超声内镜、放大胃镜等30多项诊疗新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任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超声内镜学组组长,中华消化内镜分会委员、超声内镜学组顾问、ERCP学组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分会食管疾病协作组副组长、内镜麻醉协作组副组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

王锦辉

内镜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主要从事消化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微创手术等诊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各种消化系统疑难和危重疾病的内镜诊断和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消化道粘膜早癌和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和微创手术(ESD)、胰胆道疾病内镜下手术(ERCP)、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手术(POEM)、经自然腔道腹腔疾病诊疗手术等新技术(NOTES)有较深的造诣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多次被广东省内外40余家医院邀请指导与帮扶开展内镜微创手术,在广东省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成员,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常委,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早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

谭进富

普通外科副主任

内镜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结直肠癌、胃癌及胃肠间质瘤的微创及开放手术治疗;擅长于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及肥胖性2型糖尿病;擅长于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和食管裂孔疝等的微创手术治疗。

任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委员, 香港外科学院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结直肠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普外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疝与腹壁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青年医师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食管裂孔疝学组组员,粤港澳大湾区疝外科医师联盟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中山一院

校审:丁   震

初审:章智琦

审核:梁嘉韵

终审:彭福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