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龙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区政府会堂开幕,区长王策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如何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招商稳商优商“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南方+记者采访了南湾街道党工委书记毛冬宝。
毛冬宝表示,区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远、谋划系统全面、举措清晰具体,尤其是与前不久召开的区七届三次党代会精神一脉相承,符合龙岗当前发展实际,激励人心、凝聚共识、催人奋进。
打造“深中陆港、智创青湾”
构建产城互动、景城交融活力之城
南湾街道是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中一个重要支点。
“报告无论是在总结部分还是下一步工作计划,都出现不少南湾元素,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我既感到自豪、光荣,同时更感受到身上肩负的千斤重担。” 毛冬宝说。
2024年,南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压力很大,去年以来,沙湾河截排工程、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地铁17号线、南岭村利益统筹、中部片区利益统筹事关南湾长远发展的“五大工程”陆续破局,迎来里程碑意义节点,特别是沙湾河截排工程的动工建设,将逐步打开南湾空间、资源受限的局面。与此同时,南湾被市里划入“深圳都市核心区”,南湾物流集聚片区也被划入平湖南国际物流总部经济集聚区,南湾的发展定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基于2024年的机遇与挑战,街道从深入贯彻区委“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打造“深中陆港、智创青湾”的前景目标,力求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龙岗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作出南湾贡献。
深中陆港,主要指凭借南湾位于深圳版图中心、过境交通发达的优越地理位置,依托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力争打造深圳中部新的重点片区——深圳国际陆港,全面提升发展能级。
智创青湾,主要指依托现有良好产业基础以及山环水润良好生态格局,持续培育壮大智能制造,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构建产城互动、景城交融的活力之城。
做好“三个融合”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毛冬宝表示,南湾街道将在深入学习区七届三次党代会、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做好“三个融合”。
——做好与龙岗区区域发展格局的“融合”。主要依托重大项目,以大工程、大建设实现大转变、大提升,推动南湾发展破局、定位提升。在服务保障好沙湾河截排工程、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同时,借力这些项目同步开展全域生态建设发展规划、深圳国际陆港区域发展规划等,做到既立足当下、又谋划长远。
——做好与龙岗区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南湾的工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规模不小、基础较为扎实,在龙岗大力发展“11+2”产业集群、加快构建“3+4”区域产业格局中,南湾要发挥应有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具体将聚焦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实施“三强化一提升”计划,即强化电子信息、物流电商、现代时尚三大优势产业,提升商贸服务业。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是主动对接坂田、平湖,积极融入龙岗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建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助力“西核”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在物流电商方面,重点是借助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项目,以及发挥南湾较为完备的物流产业生态的优势,实现对周边分散、低端物流设施的整合,并积极引入重大平台项目、总部企业,探索物流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道路。
在现代时尚产业方面,重点是助力企业向定制化、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同时结合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打响企业品牌效应。
——做好各类资源的“融合”。沙湾河截排工程需48个月才能完工,在此期间,南湾依然深受水源保护区的限制,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加之历史欠账较多、人口体量大,需要填补的公共基础、民生配套缺口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湾将用系统思维、全局思维,创新路径、巧用办法,通过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借助各项专项工作,逐步实现发展目标。
“比如我们将借助南岭村利益统筹项目的规划方案、实施方案,引导高端商贸业在南湾集聚发展。比如通过系统谋划,用碧道将四个调蓄湖上盖公园、南湾郊野公园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构筑‘一河两库四湖多园’景观,打造深圳都市‘绿心’。比如利用康利城城市更新、中部片区利益统筹,推动街道体育馆、文体中心、文体公园落地建设,逐步补上文体休闲的欠账。比如充分调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园区企业、物业公司、楼栋长、志愿者、居民等主体的积极性,改变街道基层治理单打独斗的局面。”
毛冬宝表示,南湾街道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坚定信心、激发斗志、凝心聚魂,切实把发展的压力、责任,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龙岗加快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贡献应有担当。
【策划】凤飞伟
【统筹】陶清清
【撰文】陶清清
【摄影】黄靖逵
【通讯员】吴子英 张东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