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海南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在海口举行。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儋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阳在回答南方+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儋洋一体化以来,儋州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速,2023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1.9%,规模全省第二;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增长31.7%,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稳居第一。发展实体经济成为儋州最靓丽的名片。
陈阳回答南方+记者提问。主办方供图
儋州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陈阳表示,2023年对于儋州而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锚定高质量发展,前进动能更加强劲。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1.9%,规模全省第二;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增长31.7%,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稳居第一。主要贸易指标分别迈上“百亿、千亿、万亿”级台阶,其中,服务进出口贸易140亿元、增长57%;货物进出口贸易1075亿元、增长13.1%,规模全省第一;大宗商品贸易10867亿元、增长24.3%,占了全省半壁江山。
加快高水平开放,发展空间拓深拓宽。洋浦获评全省首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洋浦保税港区入选中国外向型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中国洋浦港”累计登记注册国际船舶43艘,总载重吨超530万,位列全国第二。保税港区11项试点政策扩大至洋浦全域。三张“零关税”清单、“双15%”税收优惠持续放量,累计减免税款50亿元。
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环湾新城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小铲滩码头改扩建工程、疏港高速、环湾旅游公路开工建设;总投资150多亿元的未来社区等16个项目破土动工;航运大厦、滨海新区医院建成投用。儋洋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环湾新城已成为最有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工业总产值今年预计达1500亿元
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经济,儋州作为全省工业重镇,2023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在回答南方+记者关于“在加快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面,有什么突破”的提问时,陈阳表示,发展实体经济是儋州最靓丽的名片。儋洋一体化以来,儋州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速,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在2022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去年实现了1277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如果明年能突破2000亿元,就有可能实现三年翻番。
南方+记者在海南省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问。主办方供图
陈阳表示,洋浦石化功能园区去年产值达到900多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实现从炼油到芳烃,再到烯烃、石化新材料四路并行的全产业链。儋州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高端智能的发展之路,加快推动百万吨乙烯等10个新项目满负荷生产,以及全降解塑料产业链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京博新材料POE等2个补链强链项目尽快开工。
陈阳说,“国际健康食品港”是利用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孕育产生的一个新兴产业,2021年产值仅10亿元,去年实现了50多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超百亿元,有望实现连续三年翻番。
海上风电布局起势。大唐、申能两大海上风场将在本周日开工建设。儋州正在形成以海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海上风电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布局海上风电氢气、氢能综合利用产业,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产业链。
数字经济加速培育。加快建设数字保税测试平台,积极创建数字保税区。投资百亿的润泽数据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将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引导园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提质升级。
南方+驻海南记者 赵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