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 | 李志国:推动佛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与电子、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增加税收收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月26日下午,佛山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佛山市政协委员、法雷奥汽车照明产品中国区测试和设计验证经理李志国在会上发言。作为长期深耕汽车产业的科技工作者,李志国建议,佛山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政协委员、法雷奥汽车照明产品中国区测试和设计验证经理李志国。周春、王澍摄

佛山市政协委员、法雷奥汽车照明产品中国区测试和设计验证经理李志国。周春、王澍摄

为此,李志国提出了四点建议,分别是构建机制、出台政策,扩大应用场景、提升示范效应,统筹共建基础设施和培育产业生态、促进集聚发展。

其中,关于构建机制、出台政策的建议,主要旨在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法规环境。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方面,国内政策法规立法工作落后于国外,主要原因是基于道路安全考虑,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涉及交通部、公安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多个部委,国家层面暂没有统一的归口单位,导致立法推进工作协调难度大。”李志国表示。

据此,他建议,佛山可成立由市工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组成的全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联席工作小组,并结合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出台一系列政策、办法,初步建立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管理服务体系和规范。

李志国还建议,佛山可开放首批测试道路,发放测试牌照,支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进行实地测试,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实践基地,推动无人小车在物流、安防、清扫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还可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跨行业大数据云平台,为新技术应用提供支撑。

推动佛山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不仅需要为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也对产业集群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李志国也建议,佛山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三类企业:第一类是以新型电子电气架构以及能量管理为核心的智能控制技术企业、智能无人小车制造企业、测试认证服务企业,第二类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高精度地图与定位、域控制器等智能化领域企业及车规级芯片研发测试认证企业,第三类是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工业设计软件企业,车用操作系统、中间件及各类应用软件开发企业,以及汽车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企业。

“我们要顺应汽车产业绿色化、无人化、平台化发展趋势,抓住机会做大做强佛山市的‘智能车’主导产业。”李志国说。

【文字】王谦

编辑 王雪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