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1%!阳西晒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南方+ 记者

日前,阳西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记者从阳西县政府工作报告获悉,2023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77.45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243.56亿元,增长82.4%;规上工业增加值89.01亿元,增长1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9亿元,增长9.45%。

一年来,阳西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坚持“向海发展、产业立县”不动摇,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南国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政府工作报告为阳西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新蓝图,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相关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此,阳西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打造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阳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打好“八项硬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阳西新篇章。

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

经济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

一年来,阳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按下“快进键”,经济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通过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有效应对各种不稳定、超预期因素,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上榜2023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活力十五强。

在项目建设方面,阳西跑出“加速度”,全面掀起项目“大干快上”建设热潮。全年共安排十项重点任务项目、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债券项目、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93个,总投资1295.74亿元,完成投资249.4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4.06%。其中,省、市、县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4.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41.72%。

阳西招商引资打好“主动仗”,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体制。阳西成立三个专业招商队和苏州、深圳驻点招商队,组建招商引资、项目筹建和企业服务团队,开展全员全产业链招商。

一年来,阳西成功举办佛山、北京新发地和上海三场招商推介会,以及味动中国(阳江站)——国际调味品创新博览会,吸引华兴玻璃、独立储能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2024年,阳西将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工业三大产业集群,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发展县域实体经济是“百千万工程”第一任务,阳西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阳西特色的“绿色、向海、融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产业立县”家底更厚实。

为此,阳西将搭好建强“一区五园”平台,全力争创省级高新区,打造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推进中国香谷(阳西)健康食品产业园调区扩园,扎实推进临港工业产业园开发,发展壮大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工业三大产业集群,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现代农业提速赋能

强县促镇带村绘就新图景

2023年,阳西县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15亿元,增长2.1%。一年来,阳西以头号工程之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阳西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沙扒镇入选全省首批典型镇,谷围村、渡头村等10个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村,强县促镇带村绘就新图景。

一年来,阳西现代农业提速赋能,巩固复耕复种撂荒耕地2.4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0.5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2023年“绿美阳江·中国蚝都”程村蚝美食文化周、2023阳西荔枝推介会等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

在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方面,阳西新建46口重力式深水网箱,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养殖平台“明渔一号”实现丰收。

阳西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2023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获省财政奖励1亿元。“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阳西成功申报海水种苗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3年,阳西县代表阳江市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荣获“全省六强”和“生态振兴类单项奖”。在全面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工作中,沙扒镇入选省级中心镇试点,儒洞镇和上洋镇入选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程村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获评全市首个“信用镇”。织篢镇上榜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入选全省农房建设试点县,上洋镇双鱼城村入选省“美丽庭院示范村”。

2024年,阳西将高品质打造和美乡村,加快“中国蚝乡”“丹江文化”“生态富硒”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五无”村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高水平推进产业培育方面,阳西将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谋划申报省级财政资金“补改投”现代农业产业园试点项目,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壮大程村蚝、东水山茶、儒洞荔枝、上洋西瓜、塘口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推动农村土地集中流转,促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持续擦亮阳西名特优农产品品牌。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社会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阳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用心用情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尽心尽力推进民生兜底保障,帮助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阳西县兴华路、阳西一中新校区南面道路等7个市政项目顺利竣工,新建城镇污水管网51公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00个,全国首个5G海洋专网+5G数字渔船系统在阳西县实现全覆盖。实施重点交通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广湛高铁阳西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8.57亿元,进一步畅通交通运输“大动脉”。完成农村公路“单改双”144公里、桥梁加固改造39座、小型农田水利项目83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座,实现农村集中供水、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道硬化、公厕建设五个全覆盖。

阳西全年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94%,高质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其中,阳西一中新校区等10个教育项目在秋季开学集中投入使用,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220个。通过大力开展“文艺公益课”进校园活动,阳西受益学生超2万人次。阳西成功申报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扎实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高考、中考成绩取得新突破。

在医疗卫生方面,阳西总医院入选全国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公共卫生医院、中医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阳西免费为60周岁及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送医送药(7种基本药物),惠及2.1万人次。全县125间公建村卫生站纳入镇卫生院实行“八统一”管理。

2023年,阳西县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成5间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家“长者饭堂”,完成2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心连心共富裕”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实践活动,落实县领导挂点镇村解决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帮助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阳西将突出以人为本,打好民生福祉增进硬仗,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和十件民生实事,抓好城乡教育布局优化调整,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量及覆盖面,做大做强城乡教育共同体,构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新格局。

阳西将更加重视医改赋能,推进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一院一品”,完善院前智慧急救体系,加快临床“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

此外,阳西将打造沙扒健康驿站,完成新墟镇卫生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落实医疗卫生服务县镇村一体化和网格化管理,推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各镇卫生院设立慢性病科,开展60周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免费送医送药项目(10种基本药物)。推进中医医院治未病特色专科和村卫生站中医阁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125间公建村卫生站实现医保报销全覆盖。

◎聚焦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2024年重点打好“八项硬仗”

一是突出典型示范,打好“百千万工程”攻坚硬仗。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高标准建设美丽圩镇,高品质打造和美乡村,高水平推进产业培育,高站位深化体制改革。

二是突出向海图强,打好海洋强县建设硬仗。构建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完善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滨海旅游提速发展。

三是突出产业立县,打好实体经济发展硬仗。搭好建强“一区五园”平台,发展壮大三大产业集群,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四是突出投资拉动,打好重点项目建设硬仗。以更强力度争取项目,以更新方式招引项目,以更实举措推进项目。

五是突出绿色低碳,打好绿美阳西建设硬仗。推进“六大行动”,严守“三条红线”,守护“一方净土”。

六是突出以人为本,打好民生福祉增进硬仗。更加重视民生保障,更加重视教育提质,更加重视医改赋能,更加重视文化惠民。

七是突出安全稳定,打好风险隐患防范硬仗。全面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深化社会治理。

八是突出实干担当,打好政府效能提升硬仗。践行政治忠诚,做到能干事。坚持依法行政,做到会干事。提升服务效能,做到干成事。恪守清廉本色,做到不出事。

南方+记者 赫鹏翀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