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港产城融合发展,谱写现代化新篇章

南方+ 记者

1月25日,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亚湾开发区”)2024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工作。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郭武飘作工作报告;区党工委副书记、区管委会副主任伞金福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会议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为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

春潮涌动,大亚湾畔生机勃勃。过去一年,大亚湾开发区锚定惠州市委、市政府赋予大亚湾的战略定位,以一往无前的工作姿态,积小胜为大胜,努力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去年,大亚湾开发区连续五年获评“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再次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示范基地。

这一年,思想引领更加坚定。大亚湾开发区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通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创新推动“四下基层”,10大类40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扎实成效。

这一年,发展步伐更加坚实。埃克森美孚一期部分装置、公用工程机械竣工,中海壳牌三期动工建设,恒力500万吨PTA、中海油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满产达产。成立新兴产业园南区塘横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圆满完成年度“ 四个一”目标。数据显示,去年大亚湾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2%。

这一年,人民生活更有质量。大亚湾开发区创建“全天候文明大亚湾”,城市品质提升二期工程完成,狮子山公园列入绿美省级示范点,黄金海岸二期全面开放。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综合馆开馆,篮球馆、游泳馆、图书馆动工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市第一。试点开设 STEAM教育课程,新建7所学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超1万个,增幅全市最高。惠亚医院二期等6个医疗卫生项目稳步推进。

这一年,对外开放更具活力。大亚湾开发区赴欧招商引资,投资近百亿元的中海壳牌聚碳酸酯项目签订投资协议,欧德优创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在深圳举行招商对接会,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同时,高位推动企业扩大原油、成品油保税进口业务,实现进出口额663.9亿元,增长18%,增幅全市第二。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30.4%,总量全市第一。全省首个美商独资化工研发中心——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开工建设。

这一年,协同联动更加紧密。大亚湾开发区加强与周边县(区)基础设施“硬联通”,S387 省道升级改造完成。建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分别与惠阳、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立协作交流、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与惠阳、惠东及深圳坪山区建立常态化化解风险协作机制。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全市率先编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实施“六个一体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好植绿、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 三大攻坚战”,推动城乡日益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这一年,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大亚湾开发区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全民反诈集中宣传和专项打击行动扎实开展,“和美网格”提质增效。大亚湾开发区连续 11 年获评惠州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县(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 行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这一年,党的建设更加严实。在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考核中,大亚湾开发区位居前列。原区招商局荣获省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区自然资源分局获国家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同时,大亚湾开发区精准推出“ 三鹰计划”,培养化工类干部队伍。人才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东江学者”“市管拔尖人才”“鹅城工匠”“市管首席技师”入选人数均为全市第一。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大亚湾是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核心增长点。同时也是视野开阔令人瞩目的高台、展示惠州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深刻把握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任务,深刻把握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发区的战略定位,坚定把干事创业的激情延续下去,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做好国家队,当好主引擎。

“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是大亚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会议指出,大亚湾开发区将以更高站位、更强力度,全力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参考“以港兴产,产兴促城,港城互动”发展模式,港口发展引领带动产业提升,产业提升为港口和城市发展增添新动力,城市的发展为港口和产业提供平台和支撑。

坚持制造业当家,大亚湾开发区以新型工业化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高水平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推进石化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化转型,持续推动智能化园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大亚湾坪山河科创走廊,加快新兴产业园北区低效用地和村民留用地盘活利用,加快塘横片区建设。

聚焦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优美宜居的滨海城市。加快推进中心区“一河两岸城市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澳头老城区、猴仔湾片区“一轴一带五片区”建设,建设霞涌“国际化社区、国内一流度假区”,拓展海上生活空间。

着力扩能升级,打造现代化综合港口。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考虑港口与石化区、霞涌片区规划建设,加快荃湾港区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的编制,推进港口岸线、码头布局的综合利用研究。发展港口物流业,完善集疏运体系,吸引航运物流企业落户大亚湾。依托现有油品、化工品企业,大力开展港口贸易,推动惠州港从产业港向贸易港、产业港并重转型。

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1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

大项目集聚增长动力。大亚湾开发区将以更大力度推动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建设,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埃克森美孚一期开车投产、二期完成转规、核准,中海壳牌三期签订最终投资协议并全面开工,力争中海壳牌聚碳酸酯项目9月全面开工,稳步推进中海油油砂加工项目。积极对接北欧化工、科思创等重点化工企业,力促投资落户。

同时,加强大亚湾石化区南北两区联动。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一管两道”等公用工程加快建设投用。成立公用工程合资公司,协助推进北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南区上游原料最大量“隔墙供应”北区。成立联合招商团队,充分发挥南区龙头项目的“榕树效应”,联合制作招商图谱,实施精准招商。

当前,大亚湾开发区坚持公用工程一体化,引进世界一流公用工程企业做配套服务。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推进港区、石化区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埃克森美孚配套液体码头、LPG码头及罐区项目,确保如期投用;利用物料管廊,谋划建设自动化运输系统,研究荃湾港区联接石化区、纯洲岛建设跨海大桥事宜,打造大交通集疏运服务体系。

大平台承载提升效能。大亚湾开发区以更快速度推动千亿级新兴产业园建设,盘活北部片区企业及村集体低效闲置用地和存量工业厂房,加快科创软件园、智能控制产业园、海志产业园等10余个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13个市政建设项目。此外,发挥本地头部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新兴产业园产值突破千亿元。强化与惠阳、深圳龙岗、坪山、大鹏新区产业协作,构建高端制造产业组团。

当前,大亚湾开发区坚持“产业全链条、应用全场景、产业和应用联动”,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宙邦电池化学品等储能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智汇科创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等新型储能应用项目推广,力争储能产业产值突破300 亿元。

大环境厚植比较优势。大亚湾开发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落实争创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打造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订制化审批服务新模式,完善企业诉求处置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大亚湾投资吸引力。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数字大亚湾一体化建设,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 一网协同”融合发展。

提速建设“百千万工程”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大亚湾已经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向城市发展转变。大亚湾开发区将聚力提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取得新成效,补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短板,全力打造一座更加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亚湾开发区将加快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篮球馆、游泳馆、区综合文化创意园建设。打通滨海一路、龙山十路等7条断头路,着力推进 1号公路(大亚湾段)项目,配合推动深汕铁路建设。加快澳头圆盘老城区内涝整治,推进稔平半岛至大亚湾供水工程建设。

在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方面,大亚湾开发区将重点推进大亚湾一中高中部扩建、大亚湾区第六中学等 5 所学校建设。继续推进与惠阳区合作,共建共享特殊学校及中职学校。

在加快健康大亚湾建设方面,大亚湾开发区将建成惠亚医院二期并投入使用,支持创建“三甲”医院。启动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全面构建多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PCR实验室投入运营,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

一直以来,渔村是大亚湾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渔村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大亚湾开发区将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澳头、霞涌渔港建设,加快补齐渔村发展、渔民增收短板,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加快实施澳头沿海岸线整理和空间规划,打造具有烟火气的滨海风情岸线。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深入推进绿美大亚湾生态建设,推动狮子山公园一期项目年底建成开放,启动铁炉嶂森林旅游综合体项目,大力推进淡澳河滨海生态文旅综合体、大亚湾大道城市景观廊道项目建设。

大亚湾开发区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多元文化交汇、经济活动频繁。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和美网格”为抓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精心做好临深片区社会治理。同时推进“粤平安”省级试点建设,加快区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化云平台项目建设和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更加全面、更有规律、更高质量推进党的建设,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开展“全域党建提升年”活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惠湾新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 王昌辉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