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丰县大湖镇举办“绿美大湖·骑游湿地”文旅推介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富民增收活动启动仪式,以“健康骑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点燃大湖农文旅发展“新引擎”。
来自海陆丰的百余名骑行爱好者参加活动,在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中乐享骑行的乐趣,在青山绿水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大力推介海丰县大湖镇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提高大湖知名度,进一步推动大湖文旅发展,带动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绿骑乡野道,漫游画卷中。此次骑行道路全长约12公里,一侧是风光旖旎的东溪螺河,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山岳景观,路面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划线串联起了大德妈祖广场、遇见大湖、高螺游客服务中心、虹桥(八孔)等多处景点,线路设有观景台、人行步道、河景栈桥等网红打卡点,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移步换景的格局,骑行其中宛如画中游。
此外,骑行线路设有补给站和医疗点,为骑手提供充足的能量补给和医疗保障,让骑手拥有更优质的游览体验,在体验骑行自驾乐趣的同时,更深入地领略大湖的生态风光,进一步擦亮大湖文旅招牌。“今天来参加骑行活动很开心!骑行路线风景优美,现场气氛很好,主办方在安全性、工作人员指导等多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骑友们纷纷表示大湖镇以健康骑行倡导绿色生活的方式非常好。
“骑”遇美食,产业发展增效。此次骑行活动是大湖镇推进“健康骑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快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活动现场,除了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也少不了地道的大湖味道。在大德妈祖景区的农特产品展销区里,大湖咸鸭蛋、腐竹、野生蜂蜜、虾、蟹、高螺生蚝等产品琳琅满目,供骑手和游客品尝和购买,让骑手和游客享受骑游、美景与美食带来的三重快乐。
活动当天,大湖特色农副产品和蚝、虾、蟹等海特产品备受青睐,吸引骑手和游客抢购,各种农副产品预约订单也纷至沓来,为大湖产业发展添效益、强动能,打造消费新场景。“大湖不仅景美,美食也是一绝,我们品尝了,很有地方特色,尤其是高螺生蚝相当不错,肉质爽滑!”来自海城的骑友表示,以后会再组织队友来大湖旅游,感受绿美大湖的无限风光、人文乡情和特色美食。
大德妈祖景区的农特产品展销区。
一路骑行,一路精彩。“绿美大湖·骑游湿地”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是大湖镇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大湖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一村一品”为重要抓手,引导各村(社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扎实做好“地上、山上、棚上、海上”四篇文章。
同时,建立“党员带群众、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机制,成立海丰县大湖绿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指导各村(社区)成立集体经济子公司,有机整合资源,结成利益共同体。如水产品养殖方面,聚焦延伸产业链,一方面提高水产品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提高海葡萄、生蚝、青膏蟹、九节虾等系列养殖产品的加工、销售的规范化程度,多措并举擦亮“大湖镇滨海养殖名片”。通过优质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强镇兴村,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党群携手、镇村协同,蹚出共富新“钱”景。
接下来,大湖镇将继续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发展理念,围绕“富民兴业”核心,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特色产业、滨海旅游等高质量发展,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海丰样板,推动“美丽圩镇”工作走深走实,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大湖“落地开花”。
【采写】南方+记者 郭杨阳
【资料来源】海丰党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