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事办:国际“鹏友圈”或再扩容两位,将定期联合友城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南方+ 记者

2024年1月25日,深圳举行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深圳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曹赛先就2024年深圳将如何推进全球国际化城市建设回答记者提问。

曹赛先表示,40多年来,深圳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2024年,深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一是强化全球资源链接能力,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对接RCEP、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投资等领域,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知识产权和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引进更多国际组织机构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加快引进、发起成立国际组织,推动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成立。以科技创新、信息通信等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国际性产业和标准组织。

加强与跨国公司在华总部、外资企业商会等联络沟通、信息交流,邀请更多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各界精英来访,招引更多跨国公司在深投资、落户地区总部。优化海外经贸网络布局。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设立境外分、子公司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布局海外市场。依托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国际法务区等平台,优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服务支撑体系。

二是强化海外人才引进力度,营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宜居宜业宜商环境。优化国际人才教育生活居住就业服务。吸引更多国际留学生来深学习发展。争取设立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评价鉴定机构,为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认证、鉴证、认可等提供标准化、“一站式”服务。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优化各政府网站、平台双语建设,提升重点公共场所、公共设施、路牌的外文公示语指引服务。提升国际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水平。

争取更多国家尤其是与深圳经贸往来密切国家在深设立相关的服务机构,为境外人才提供便利服务。同时加快打造多元化包容性人才社区。结合国际化街区建设,在我市重大开放平台或海外人才聚集区域,加快打造一批国际青年科学家社区、留学生社区与国际创新创业人才社区。

三是提升城市综合营销和宣传推介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化城市品牌形象。积极争取承办主场外交和重要外交外事活动。推动更多外国高级别团组访问深圳,着力引进知名国际大型涉外活动,吸引更多国际高端资源聚集。持续加强与城市、机构、企业等各方国际交流合作。

进一步扩大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数量,定期联合友城举办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扩大深圳的国际“鹏友圈”。曹赛先透露,深圳将再新增两个友好城市,同时也会与这些友好城市定期联合举办文化交流等活动。此外,办好高交会、文博会、海博会等重大展会,进一步突出国际元素和交易属性。

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深圳独特的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亚热带滨海城市的自然优势、工业文明资源富集的产业优势、改革开放精神凸显的文化优势,举办深圳国际旅游节,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打造一批科创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康养旅游特色旅游线路。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共同推出邮轮、铁路、自驾等旅游产品,努力让深圳旅游成为行业标杆和城市名片。

加强城市宣传推介和综合营销。把城市营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整体设计、全局谋划,积极对接外国主流媒体访深,精心策划凸显深圳特色的参访路线,引导外国媒体全面了解和客观公正报道深圳。擦亮创新之城、设计之都、时尚之城等城市名片,提炼更多世界认可并具有传播力的城市标签,多元化立体式推进城市综合营销。

南方+记者 许懿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