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管理局:落实《前海规划》,重点做这四件事

南方+ 记者

1月25日,深圳举行“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就“前海如何落实前不久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答记者问。

黄晓鹏表示,202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复《前海规划》,这是在圆满完成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前海规划》、大力推进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前海方案》基础上,获批的新一轮规划,开启了前海开发开放新篇章。

接下来,前海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紧紧围绕《前海规划》确定的四大定位、三阶段目标和六大领域任务,细化时间表、任务书、线路图,重点从四个方面,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无图说

一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目前,前海累计推出835项制度创新成果、88项在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指数蝉联全国自贸片区第一。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完善区域治理模式,构建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优势叠加的管理体制,积极拓展港澳人士、专业机构参与前海开发建设的新模式;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商事登记行政确认制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推动港澳跨境电子证照、公证文书等跨境共享应用,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科技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深港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打造一批首创性、标志性改革项目。

二是以自由便利为重点,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依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加大压力测试。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前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拓宽跨境投资渠道。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内地律师事务所与外国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建设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出台前海支持大宗商品发展政策,扩大大豆、天然气等进出口贸易能级,建设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

无图说

三是以互联互通为抓手,打造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坚持依托香港、服务香港,出台支持前海深港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措施,稳步推进市场准入、标准规则、专业资格等领域规则衔接,支持香港“八大中心”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对接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加快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等规划建设,提升港澳居民跨境交通便利化水平,共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推动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进一步扩大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范围,推行建筑师负责制。促进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支持港澳青年发展,落实好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政策,实施好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发展的12条措施,完善深港青年梦工场配套服务,丰富港澳和国际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打造港澳居民新家园。

四是以优质高效为导向,打造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实施“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积极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全球前50、国内前20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八类全球服务商。做优做强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国际法务区、国际人才港,出台支持飞机船舶租赁、跨境电商、供应链、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打造风投创投、融资租赁、航运服务、国际咨询等“6+6”集聚区,加快建设“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前海深港国际服务城、海洋新城。

接下来,我们将牢记党中央战略意图,锚定《前海方案》《前海规划》,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敢作善为,奋力开启前海开发开放新局面,努力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黄晓鹏说。

南方+记者 张玮

无图说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