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中国行延期,发生了什么?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如果没有意外,在今晚的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上,中国球迷将会欣赏到顶级球星——C罗的精彩表演。

距离上一次C罗在中国踢比赛已经过去了四年多。那一次,代表尤文图斯对战国际米兰的热身赛中,他打满90分钟并斩获进球。C罗进球后,全场高喊“siu”的名场面,成为中国球迷记忆中的美好时刻。

但这一次,C罗高调的中国行,还没开始就草草收场。

1月23日晚,利雅得胜利中国行主办方发布会上宣布, C罗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上场,比赛将延期举行。

延期到何时?比赛还踢吗?暂无答案。

1月23日,利雅得胜利中国行赛前发布会举行,C罗出席。

1月23日,利雅得胜利中国行赛前发布会举行,C罗出席。

突如其来的“延期”

过去的十年里,如果问哪位足球巨星在中国的球迷人数最多,得到的回答不是梅西就是C罗。

近日,C罗抵达深圳。按原定计划,他领衔的利雅得胜利将对阵上海申花和浙江队。

门票销售展示出了这位葡萄牙巨星非凡的吸引力。1月24日利雅得胜利VS上海申花的球票预售,渠道上包括3880元与4580元两档高价票在内的球票,在一小时内全部售空。许多球迷买了票、请了假、订了酒店,准备迎接将在人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项盛事时,却在最后一刻被放了鸽子。

就像赛场上一套行云流水的传导配合,把皮球送到对方门前,岂料临门一脚打歪了,可想而知带来的失望会有多大。

其实,隐忧早有迹象。

就在利雅得胜利中国行官宣不久,有沙特媒体就披露C罗小腿肌肉受伤,需要两周的治疗和康复,能否参加中国行首场比赛存在疑问。但主办方却表示,C罗确定两场比赛都会上场,他本人更是希望能够打满全场回馈球迷支持。正常售票、球队抵深,“负面信号”很快淹没在了好消息带来的兴奋之中。

在各公开场合,C罗以灿烂的微笑回应着球迷们的热情。22日的晚宴上,C罗熟练地用筷子,看似很满意安排的菜品,还令“C罗敬酒”登上当晚的热搜。

C罗为什么不能不上场

利雅得胜利的中国行,更像是为C罗打造的一场个人秀。

在C罗、内马尔、本泽马等球星加盟沙特俱乐部之前,这片“足球荒漠”并没有引起中国球迷的关注。即便是现在,恐怕也没有多少球迷认识C罗之外的利雅得胜利球员。

毫无疑问,C罗是本次中国行最重磅的卖点。无论是主办方支付给利雅得胜利队的出场费,还是球票价格的制定,都是建立在C罗出场的基础上。

利雅得胜利社交账号的宣传。

利雅得胜利社交账号的宣传。

如果赛事正常举办,但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球星不出场,会有什么后果?也有先例可循。

2019年,C罗所在的尤文图斯队赴韩国打商业赛,由于C罗没有按照合同要求登场,彻底激怒了韩国球迷。赛后,4762名购票球迷联名把赛事主办方告上法庭。韩国法院判决赛事主办方必须退还球迷60%的票价,理由是该公司以C罗做宣传吸引球迷购票,但C罗最终没有登场,这与他们的宣传不符。

客观来说,不管是C罗与俱乐部,还是主办方都不希望看到比赛流产的结果,这意味着前期很多投入都打了水漂,但C罗意外的伤病打乱了全部计划。

本次争议中,球迷最愤怒的原因或许在于,在爆出C罗有伤到比赛开始,四天时间内,利雅得胜利和主办方未能就可能出现的意外准备相应预案,等来的只是一场“最终判决”。

知情人向媒体透露,主办方出于赛事票房、口碑,以及与C罗出场有关的“商业协议”等多方因素考虑,对外宣称C罗能上场比赛,最终造成前后说法不一,公关出现危机。

“本次利雅得胜利队中国行早早敲定,围绕C罗的宣传很早就已经发布出去了,可如果主办方赛前就公开说C罗没法上场,还有谁会买票呢?”该知情人对媒体表示。

官方宣传海报

官方宣传海报

取消比赛的决定很难轻易做出,23日的发布会时间一拖再拖,据称也是主办方和利雅得方面始终在积极商讨如何处理相关事项。

但最终,比赛不再进行的结局没有改变,这也让这场商业赛最终以一地鸡毛收场。

这种商业模式应更谨慎专业

比赛延迟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也引发了有关国际足球商业赛事安排和合同执行的广泛讨论。

30年前,意甲球队桑普多利亚在工体与国足踢友谊赛,是第一个尝试来到中国进行商业比赛的欧洲俱乐部。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欧洲足球豪门将中国足球市场看做处女地,纷纷前来开发,赚得盆满钵满。C罗、梅西曾多次随队来到中国,亮相绿茵场。

去年6月,梅西和世界杯冠军阿根廷国家队的中国行带来了巨大成功。据报道,该赛事主办方的净利润达到了约5000万元人民币。

2023年6月1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一场国际足球邀请赛,最终阿根廷队以2比0击败澳大利亚队。

2023年6月1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一场国际足球邀请赛,最终阿根廷队以2比0击败澳大利亚队。

“梅西中国行成功之后,各路人马都在利用自己的途径找超级巨星所属俱乐部,欲运作类似的商业赛事。”有行业内投资人士接受采访时说。

但这条“生财之道”并非可以轻易被复刻,梅西和迈阿密国际队中国行的流产,反映了国际足球市场中常见的合同管理和执行的复杂性。

此外,也不是所有欧洲豪门在中国都能够得到热烈追捧,曾有过球票廉价出售的低迷,也有过球迷不买账、球员不卖力的尴尬。

另一个角度,商业比赛频繁,给球员的身体确实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和隐患,每年都有不少球星抱怨。

一场国际商业赛事的运作,不仅需要拿到“超级IP”来中国比赛的机会,一些许多细碎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一旦产生疏漏,或许会导致事情的走向完全不同。据了解,单是各个层面的审批,至少都要三到八个月,运作过程中更是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揽下这样的跨国业务,得实力和胆量兼具。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在办赛层面,还是商业开发层面,对主办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月24日,C罗的“肥皂剧”仍在继续。下午有消息称,利雅得胜利的对手上海申花已改签了回上海的机票,利雅得胜利也要回去了;沙特有媒体报道称,利雅得胜利将于今年夏天再次来到中国。

无论结果如何,如何将这种商业赛事健康长期地持续下去,应该是各方最需要思考的。

参考资料

《C罗不踢,都散了吧》中国新闻周刊

《C罗中国行延期,投资圈开始反思》第一财经

《C罗不上场,那来中国干什么?》新民周刊


【撰文】话题研究员 魏伯航 朱小龙

【策划】胡良光 尤立川

编辑 魏伯航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