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叫珠光街!这是我的新简历

广州越秀发布
+订阅

我的名片

我的姓名:珠光街

大小:0.92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约4.01万人

地址:位于越秀区中南部。东起东濠涌,与大东街、白云街为邻;西到北京路,与北京街、人民街相接;北抵文明路,与大塘街毗连;南至珠江,与海珠区相望。

家庭成员:东沙角、广舞台、越秀南、定安里、东园路、珠江园、祖庙前、新福里、清水濠、文德路、文明路、仰忠、爱家园、海傍共14个社区

荣誉名片:

1.2023年9月,珠光街城管办获越秀区2022年度建设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进集体;

2.中共广东华润医药有限公司总支部委员会获2023年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双强六好”党组织;中共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获2023、2022、2021年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双强六好”党组织;

3.2023年3月,珠光街文明路社区获评2022年度广州市容貌品质社区;

4.2023年2月,珠光街获2022年度越秀区街道基层党建考核“先进单位流动红旗”称号;

5.2021年12月,珠光街获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优秀集体;

6.2021年7月,广舞台社区党委、华润医药有限公司党总支获得越秀区委“两优一先”表彰的优秀基层党组织;

7.2021年8月,珠光街道总工会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

8.2021年5月,珠光街综合保障中心获越秀区2019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9.2020年12月,珠光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获2020年度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广东省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10.2019年7月,“共产党员要善担当敢作为”党课案例入选“广州市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优秀案例100例;

11.2019年6月,“时代先锋、党建惠民”党建工作案例入选广州市建设“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创新案例100例。

我的证件照

从前的我

繁华璀璨,珠光宝气。伴着树荫和微风漫步在珠光街,车水马龙的景象就像时间匆匆流过,却依旧能够感受到骑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据了解,珠光街的名字是和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珠光路旁的珠光殿有关。但如今,已找不到早已拆除的珠光殿的具体位置。

珠光街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辖区内文德东路和聚仁坊以北一带,为元、明、清代著名园林——南园。史称“南园五先生”的元末明初岭南诗人孙蕡等五位诗人曾在此结社,又称“南园诗社”。古色古香的珠光街在岁月变迁中走到现在,沉淀出厚重的岭南人文风韵。

玉带濠

现在的我

如今的珠光街,搭乘着文化历史的长河,踏上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紧密围绕省市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结合“文化珠光、红色珠光、美食珠光、美丽珠光、民生珠光”的禀赋气质和街情特色,以项目为导向,向质量要效益,扎实推进沿江经济发展、环境品质提升、民生服务优化、综治维稳增效等十大特色项目,形成“五光十色”品牌,努力探索珠光老街区焕发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模式。

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我的党建圈

一直以来,珠光街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正向引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实景式、沉浸式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

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助推器”,珠光街不断延伸街道社区服务触角,将党的“神经末梢”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激活基层治理“红细胞”,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解决了电动车充电桩安装、老旧大楼加装电梯、门禁系统更新等一批民生热点问题,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越秀区阳光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

同时,珠光街注重用好街道大党工委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与周边机团单位进行多轮协商,共同推动东园文化广场活化利用项目,解决了机动车违章停放的乱象,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休憩乘凉的空间,也让周边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多了一个课外学习的场所,解决居民关切“小问题”。

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暖企活动,在优化暖企服务、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提速增效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我的文化圈

越秀区是广州市红色文化资源聚集地,汇聚了31处红色史迹;而珠光街,是广州市红色景点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生活在珠光街,家门口就能逛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文德楼、团一大纪念广场等10处红色史迹,沉浸式学习红色文化。

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珠光街抓好“东园文化广场红色客厅”红色地标建设,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和“阅动中的红色线路”等特色红色项目,坚持“用身边红色故事教育身边人”,发动50年党龄老党员、退役军人、学校师生等组建流动宣讲队,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街区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的突破口。

东园文化广场

我的商业圈

珠光街商业文化悠久,位于珠光路一带的商业骑楼街曾于20世纪初期风靡广州城,现在各种杂货店、果蔬生鲜等小商铺应有尽有,可见当年老广商业繁茂的景象。

如今更多年轻人喜欢来到位于沿江路边的江湾阳光天地,这里集美食佳肴、艺术展览、乐队演出、潮流市集于一体,成为市民的休闲打卡地,也是广州夜间经济发展的示范标杆,为珠光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江湾阳光天地

我的服务圈

“一老”情连夕阳,“一小”心系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作为广州市的老街区,珠光街辖内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群体较多。基于此,珠光街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共建的优势,联动辖区内相关部门、易医通等企业,共同在珠光街阳光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珠光街公益医疗救助服务站”,并在全省率先开通“无碍出行”福祉车公益救助专线,为辖区内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孤寡独居老人、低收低保等困难群体提供无碍出行、医疗救援及就医协助等公益救助服务。同时,还积极链接医院等单位资源,开展公益义诊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珠光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注重发动社区居民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联合辖内学校、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共同成立“珠光童行护航联盟”,为辖内未成年人提供关爱、保护,共同助力珠光街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服务范围,为未成年人及其照顾者提供便民、友爱的帮扶服务,如学校结合自身培育职能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服务,积极联动社区、家庭,打造“家校社”三方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等。

我的教育圈

珠光街辖区内有多家优质学校资源,涵盖了不同的教学层次,包含东堤幼儿园、永汉南幼儿园、珠光路小学、清水濠小学、八旗二马路小学等,办学质量优质均衡,师资力量雄厚。

我的志愿圈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珠光街注重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链接和活用社会资源,将志愿服务带到社区,为辖区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如开展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集市,为居民提供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进一步织牢“惠民便民”服务网络。

我的生活圈

清晨,来到沿江路边晨跑,用锻炼开启活力的一天;假期,带着孩子到辖内博物馆参观,在与过去的连接中感受历史的魅力……生活在珠光街,便捷的生活圈为人们“圈”出幸福美好生活,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连锁商超、生鲜市场、餐饮、服装、医疗机构等便民服务场所,还有居民活动中心、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生活十分便利。

开放包容、宜居宜业

珠光街,欢迎您的到来!

将这份简历分享出去

让更多人认识珠光街

------------- 推荐阅读✔ -------------

来源:越秀融媒社区工作室

编辑:何韵虹

校对:蒋锦彤

责编:刘思铭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