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高州法院联合高州市检察院、司法局、团市委、荷塘镇政府等相关单位对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迷途少年小张(化名)进行追踪回访帮教,讲法律、说政策、问情况、访家常,传递法律温度,用爱指引迷途。
“他回到学校后,改掉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心态也变得积极阳光起来。”小张父亲在回访帮教座谈会上说道。
这件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2020年10月,尚未成年的小张因贪图小利,在明知他人用手机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下,在办理9张电话卡后,以400元的价格转卖给他人,涉案电话卡被用于实施电信诈骗。2021年3月2日,小张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基于小张作案时为未成年人,具有从犯、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家属退缴违法所得,同时悔罪表现良好等情况,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依法判处小张有期徒刑七个月。
迷途少年怎么样了?他过得好不好?刑满后,如何帮助他正常回归社会,不至于再次误入歧途?案件宣判后,这些问题一直围绕着法官。这期间,法官一直和小张的父亲保持联系,关注着他的情况。
2021年10月,小张刑满后,法官多次来到小张家中进行追踪回访。“最近生活得怎样?和家人相处得还好吗?”回访过程中,法官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小张进行亲切交谈,了解他最近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计划。
针对小张父亲对儿子前途的担忧,法官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解读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相关规定,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减轻心理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以后的生活。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点燃了他的希望,唤醒了他内心的能量和动力。”小张父亲坦言,小张在大家的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期待,并希望能重新回归校园,学习汽修专业。
带着小张的愿望,法官多次与高州市检察院、司法局、团市委、荷塘镇政府、技工学校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争取整合社会力量,为其创造入学条件。经过大量工作后,最终小张如愿重返校园。
“希望你能好好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心中有法、行为有度。”在回访帮教座谈会上,法官语重心长地对小张说。
真情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高州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延伸刑事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公、检、法、司和工、青、妇、教“两条线”的帮教作用,积极开展判后回访帮教工作,帮助未成年被告人认识自身错误并予以引导、矫正,预防减少重复犯罪,让迷途少年顺利回归社会,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