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大奖
《柳青》
从黄土地生长出的力量
“你知道啥是幸福吗?
幸福就是一辈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然后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合的位置。
皇甫村的这片土地,
就是我的位置。”
01
剧情介绍
创业史,就是咱庄稼人的苦难史、奋斗史;创业精神,就是咱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话剧《柳青》讲述的是作家柳青为了创作《创业史》巨著,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条件,并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十四年。
为了让《创业史》能够真实地反映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在皇甫村的十四年里,他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融进了皇甫村这片土地,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创业史》中的人物原型王三老汉、王家斌、刘远福、郭安成、彩霞、雪娥还是拜他为师的文学青年黄文海、革命战争年代的老同事韩健、说陕西快书的流浪艺人“快板王”等,都在他的影响下得到了精神的磨砺或升华;他的妻子马葳和女儿小凤,为支持他的工作则承受着家庭生活的压力与艰辛……
十四年生活的丰厚积累,成就了柳青的创作思想和文学品格,也成就了用文学作品艺术地记录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和农民精神风貌的鸿篇巨著《创业史》。
02
全新编排
要像树一样
向上汲取生命的力量
编剧采用“嵌套”的手法,将柳青写作《创业史》的过程与《创业史》书中的内容叠套在一起,立体展现了小说当中柳青笔下的人物命运,和作家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将柳青作为作家、党员、干部、农民的四种不同身份糅合在一起,体现了人物与创作、与时代的命运交织。
戏中融入“陕西快板”等艺术表现形式,使其呈现多元化的戏剧效果,浓墨重彩地展现出了浓浓的陕西地方特色,深刻诠释了柳青精神,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文学就是人学”
全剧语言生动、金句迭出,揭示了柳青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全心全意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服务,将百姓实实在在放在心中的精神气魄,促使党员干部、文艺工作者们向柳青学习,深入人民、热爱人民,将灵魂安放在合适的位置,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03
所获荣誉
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入选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选编,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百部优秀剧作典藏》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荣获中国网正在上演频道、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小剧场戏剧专业委员会、中国好戏活动组委会颁发的“中国好戏”2019年度优秀作品奖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24年3月20日 周三 19:30
演出时长:150分钟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