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如何继续保持“第一名”?委员建议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发展潜能

南方+

广东GDP已连续35年位居全国首位,优势该如何继续保持?

1月23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上,这一问题引发了委员们的关注和思考。委员建议,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项目投资布局上入手,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潜能。

“广东如何继续保持‘第一名’?答案就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政协委员、韶关市液压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济民认为,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板”。

张济民做足了功课。他说,目前,每天从韶关站开往广州南站的高铁列车超过60列,但停靠广州北站的却只有10列左右。相比于广州南站,广州北站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更近。乘客由韶关抵达广州北站后,花费更短的时间即可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进而通向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基于此,张济民建议往来韶关站和广州南站的列车增加在广州北站的停靠,打造便捷高效的空铁联运通道,吸引更多人才前往粤北地区发展。

张济民进一步提出,韶关丹霞机场运输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考虑将其发展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粤北地区的货运分流点,甚至开拓湖南、江西等地货运市场。

重大交通设施不仅关乎每个人出行便利,而且有力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成梅龙高铁”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工作计划,对此,省政协委员、梅州市公路事务中心主任罗丽平充满期待。这条高铁建成通车后,梅州前往广深等地的时间将压缩到1.5小时左右,“我们梅州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欧壮喆则是关注大项目的落地。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有大项目和大产业,才能更好实现大发展。”他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可以多考虑将重点投资项目布局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陈子阳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