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担当,劈波斩浪!2024年,坡头拼出硬实力|聚焦坡头区委全会

南方+ 记者

春云开序,正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良机。1月23日,中共坡头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回顾2023年各项工作,为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锚定目标,指明方向。区委书记陈景泰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哲辉作经济工作报告。

1月23日,中共坡头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杨证民 摄

时间不语,见证不凡。过去一年,坡头区引项目、促动工、强服务、惠民生,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守正创新,步履不停——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68个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引进19个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总额超100亿元;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渔业大数据中心落成启用,海工装备产业园加快建设;8条道路建成通车,实现“镇镇通高速”;获颁广东省首批“平安鼎”……今日之坡头,优势今非昔比,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平台优势愈加显现,城乡协调发展迈向新高度,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走好现代化建设道路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2024年是坡头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会提出将以“产业之进”全力以赴拼经济,以“创新之力”奋勇向前做强高新区,以“时代之须”热火朝天干“百千万工程”,以“民生之本”保障和提升民生福祉,以“社会之稳”构建新安全格局,在稳中求进中壮大规模、在以进促稳中转型升级、在先立后破中积蓄动能,实现经济增长6%的预期目标,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坡头实践中开创新局面。

俯瞰坡头,波澜壮阔的建设热潮从未停歇。区委宣传部供图

强产业

新赛道驰骋培育“蓝色动能”

湛江湾东岸潮涌澎湃。湛江坡头,这个集国家级高新区和海东新区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创新是它的发展底色。粤西唯一的省级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坐落于此,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作为湛江交通之心、湾区之心,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加快聚集坡头,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蔚然成风。

湛江国家高新区。杨证民 摄

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总量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集聚效应不强等多重困难下,坡头区坚决扛起国家高新区和海东新区的担当,加压奋进,依托平台优势和创新资源,以守正创新破瓶颈制约。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好国家级高新区这个平台,聚力做强高新区发展能级,全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为坡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引擎。

刚过去不久的湛江(坡头)海工装备产业蓝水项目动工仪式仍令人振奋,这是湛江这个海洋大市加快布局海洋牧场的关键一棋,也是坡头区厚积薄发,在海洋高新产业新赛道上的首秀,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将与坡头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平台叠加碰撞,迸发出创新驱动新势能。

1月17日,湛江(坡头)海工装备产业园启动。杨证民 摄

蓄势挽弓,打响“开门红”。全会报告将做强现代海洋产业放在推动产业发展任务的首要位置,提出要抓住风口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依托湛江湾实验室这个最好平台推进产研结合,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和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高端产业,加快打造海洋高新产业链,形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

拼经济实力,产业和项目至关重要。2023年,坡头区引进重大招商项目19个,签约招商项目总额超100亿元,数字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筑巢引凤,全会报告提出要大抓服务环境,推进“全程代办”“熟地招商”,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一个个落地,实实在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要大抓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便捷高效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乐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在省委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坡头区把园区作为制造业发展主战场,高标准建设高新产业园、海工装备产业园,推动龙头、官渡工业园区扩园增产。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园区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促协调

城与乡携手并进双向奔赴

2023年是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起步年,在全市比学赶超、竞标争先的浓厚氛围下,坡头区以“一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描绘“村美人和共富”新画卷,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湛江环城高速鹭洲大桥、海川大道扩建工程、南三中线公路等8条主干道建成通车,实现“镇镇通高速”;典型镇坡头镇建设如火如荼,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引入15家联农带农企业,建成30公里“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深挖乡村“铺仔文化”,打造145间“咱村铺仔”,把群众家门口的小阵地建成乡风文明大舞台……闯劲、拼劲、干劲洋溢在海东每一个角落,干事创业的劲头换来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

一路之隔,湛江湾实验室和龙头镇莫村相互映衬。黄燕燕 摄

“干好‘百千万工程’,要做到‘四看’,看规划、看产业、看环境、看文化。”全会报告提出,要开展“处处有风景,人人争先锋”活动,推动各镇(街)创建标志性点位,比标准、比干劲、比贡献,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看规划——要加快推进海东新区起步区、南调河片区建设,把城市规划图逐步转变为“实景图”,提升城市承载能级;加快推进湛江湾实验室片区、高铁东站片区开发,加快推进奥体中心至调顺岛大桥17公里滨海大道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南油“三旧”改造和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以城市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带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乾塘大力发展莲藕产业,万亩荷塘藕飘香。李青远 摄

看产业——要加快推进镇域新型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镇域经济新引擎、新支柱;围绕官渡生蚝、乾塘莲藕、南三青蟹、麻斜软红米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实力的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县域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以“坡头优品”助力“湛品”出圈;支持坡头镇、龙头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典型镇建设,引导做优做强做大“阳光玫瑰”“青皮冬瓜”等品牌,推动“金泉腊味”扩厂增产上规,加快推进吉成智造等新型物流项目建成投产。

看环境——聚焦美丽圩镇“1+4+7+9+N”建设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三大革命”,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和美乡村;全力支持典型镇、典型村建设,以典型镇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圩镇实现整体提升;大力推进全区绿美大行动,讲好坡头“葭丁碑”故事;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工作,持续开展“有喜事来种树”全民植树活动,打造“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生态开放空间。

惠民生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在坡头人心中可感知、有共鸣的,最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实事——2023年,坡头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成9个学校泳池;区妇幼保健院新院正式启用,基层卫生院加快提质升级;开展“乡村中医馆”试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坡头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正式运行,社会治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坡头立足百姓所需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惠民生,让每一个坡头人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新一年,坡头将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亮灯行动”,每周二、四晚上为群众延时服务。杨证民 摄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健全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扎实开展“给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解难题送温暖”活动,优化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监测,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济工作。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深化“三用心”教育行动,支持区教育局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补短板行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扎实办好镇(街)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力争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湛江一中新校区2024年招生;用好用足荔湾·坡头教育帮扶协作机制、岭南师范学院结对帮扶爱周中学机制等,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深挖与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战略合作优势,打造“1+1+1+8”城乡医联体;加快推进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建设,支持区卫健局加快推进镇街卫生院扩容提质,全面铺开建设“乡村中医馆”,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有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稳稳的幸福”,平安建设带来的安全感是基础。手握“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金字招牌,坡头区不骄不躁,兢兢业业维护公共安全。全会提出,2024年坡头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司法制约监督,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聚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坡头。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强化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全力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方+记者 刘梓薇

编辑 林日清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