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个月不会抬头,7个月不会坐,8个月不会爬……当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会该年龄段应该会的动作时,家长就会非常着急。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平常该怎么锻炼宝宝呢?本期就和大家科普一下0到1岁宝宝粗大运动发育相关知识,再分享一些简便的训练方法。
01
什么是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又称大运动,是指牵动到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运动,是躯干及四肢的整体运动。
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最早发育的是头部,然后是躯干,最后是四肢。粗大运动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坚实的身体基础,促进神经发育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02
为什么要关注粗大运动发育?
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发展。在宝宝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粗大运动发育对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至关重要。通过不断地爬行、滚动和站立,宝宝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和骨骼,使他们更加健壮和灵活。
可以促进宝宝的认知和智力发展。运动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当宝宝进行各种运动时,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加强。这种连接的加强可以改善宝宝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注意力控制能力,并有助于他们在后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通过在运动中的探索和尝试,宝宝可以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当他们能够完成一个新动作或克服一个难关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并增强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和独立性对于宝宝的正面发展至关重要,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行动。有时候,宝宝可能会面临一些发育迟缓或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密切观察宝宝的运动技能和发展,家长可以及早发现这些问题,并尽早寻求医疗或专业帮助。及时的干预可以帮助宝宝克服困难,并避免问题进一步严重化。
03
宝宝粗大运动发育规律是什么?
1.从上到下:如人类脊柱生理弯曲的发展规律,正常人的生理弯曲有四个,包括颈部、胸部、腰部以及骶部。最早生理弯曲形成时间在3个月左右,即宝宝会抬头时,头抬稳后第一个生理弯曲形成。第二个生理弯曲为胸部,在宝宝会坐后,胸、腰部具有力量后可形成。第三个与第四个为腰骶部生理弯曲,随着宝宝会站、会走,肌肉用力才可逐渐形成。
2.从近到远:由近到远是指以身体中部为起点,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以上肢动作发展为例,肩和上臂的动作首先发展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的动作发展最晚。
3.从粗到细:指小儿先学会由大肌肉收缩引起的大幅度的粗大动作之后,才学会由小肌肉收缩造成的精细动作。
04
粗大运动发育顺序以及训练方法
抬头
1个月: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勉强)。
3个月:抬头较稳,能俯卧持头45°-90°,拉坐时头滞后。
4个月:能俯卧位抬胸,拉坐时头很稳,并能左右自由转动。
【训练方法】
俯卧抬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玩具逗引宝宝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翻身
2—3个月:可以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
4—5个月:能完全翻身至俯卧位。
6个月:能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
【训练方法】
将宝宝放置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的左手握宝宝左手,宝宝产生翻身动作,以你的右手指轻轻刺激小儿背部,使孩子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至俯卧位。还可配合用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其翻身,并稍稍给予帮助。
坐
1个月:腰背无力,坐时躯干呈C形。
3个月:仅腰部弯曲,呈弧形。
5个月:靠坐时腰能伸直。
【训练方法】
将小孩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或小椅上,让小孩靠坐着玩,或者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撑,让小儿练习坐,支撑力量可逐渐减少。
爬
1个月:俯卧位时已有反射性匍匐动作,后匍匐动作明显发展。
2个月:俯卧时能交替踢腿。
3—4个月:能用肘支撑数分钟。
6个月:能以腹部为中心转圈。
7—8个月:能用手支撑胸腹部使身体离开床面。
9—10个月:能用手和膝盖着地爬行。
12—15个月:能爬越障碍或爬上台阶。
【训练方法】
家长可把手放在小儿的脚底,帮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渐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体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腰腹部够力后,由手膝至手足爬行,让小儿能腹部离床用手膝爬,也可让宝宝和其他同龄婴儿在铺有地毯或塑料地板的地上,互相追逐爬着玩,或推滚着小皮球玩。
站立和行走
1个月:扶直立位时双下肢不能负重,向前移动出现踏步反射。
2—3个月:扶立位时双下肢稳能负重。
5—6个月:双下肢可负重,并能扶着在成人怀中跳跃。
8个月:背、臂、腿能伸直,扶着能站立。
9个月:会自己扶物站立。
10—11月:扶物时抬起一只脚或侧走,牵两只手能向前走。
1周岁—1岁3个月:能够稳定独走。
【训练方法】
让宝宝扶物或靠墙站立,多鼓励宝宝扶着椅子或推车迈步,可将若干椅子或凳子相距1尺让宝宝学走,但要注意安全,防止宝宝摔伤。
以上就是0到1岁宝宝粗大运动发育的相关知识,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每个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程度和速度各不相同,存在着差异性,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幼儿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也各不一样。所以,家长在给宝宝评估、锻炼粗大动作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宝宝个体发展的特点,及时观察宝宝在活动中的反应并作出调整。如果感觉发育落后于同龄宝宝,自己无法准确判断,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约挂号:关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服务号,点击页面下方“服务中心”-挂号-选择院区(禅城院区和新城院区均有开诊)-儿童保健科-儿保门诊或高危儿随访专科
专
家
介
绍
骆志红
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社会任职: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儿童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分会委员
技术专长:
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0余年,擅长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和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矮小症及性早熟诊疗、儿童心理卫生相关疾病早期识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儿童保健科 钟献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