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两会,住莞省政协委员彭晋谦提交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消除“延伸止付”阵痛问题的提案》,对保障经济发展、强化市场信心、稳固行业秩序等进行呼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消除“延伸止付”阵痛。
2023年12月1日,公安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就打击电信诈骗交出一份战果丰硕的答卷,一年间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余亿元。
如此丰硕的战果离不开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的通知》(简称“四部门《通知》”),四部门《通知》将“紧急止付”制度确立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追赃挽损的重要制度。
“紧急止付”在取得丰硕战果的同时,也为国内营商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阵痛,集中体现在“紧急止付”制度中“延伸止付”的举措上。“延伸止付”即诈骗资金转出后,可以将止付措施延伸至后续多级收款账户。电信诈骗案件通常与洗钱直接相关,犯罪嫌疑人以支付货款的方式进行洗钱,接收货款一方并不知其收受赃款,但被反诈平台“延伸止付”,导致企业现金流停滞,无法支付货款、无法发放工资等情况频发,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2020年,义乌市冻卡风波便是‘延伸止付’在社会层面的反馈,超过7000余家经营户受止付影响而无法正常开展正常经营。”彭晋谦说。
为了维护营商环境、保障经济发展,彭晋谦认为应该将“延伸止付”严格限定在电信诈骗案件中,避免其他诈骗案件的类推适用,辅以内部监管,以防过度限制企业现金流导致经济建设迟滞。
在推动执法透明、强化市场信心方面,彭晋谦认为现行止付制度下,被“延伸止付”的企业只能主动查询企业公账是否被止付,导致善意企业常有措手不及的情况。建议构建“延伸止付”通知制度,利用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通知渠道,“延伸止付”时同步通知账户联系人,公开透明执法,以便善意企业及时应对。
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消除“延伸止付”阵痛问题的提案》中,彭晋谦建议畅通解禁渠道,稳固行业秩序。“延伸止付”时常需要企业代表至外省公安机关处作笔录申请解禁。建议推动全国公安机关笔录互认制度,让善意企业可以在当地公安机关申请解禁,降低“延伸止付”对合规企业的影响,避免同一行业上下游企业现金流全部停滞的情况发生。
针对现部分地区出台对公账户反电诈“白名单”制度,以保障当地企业正常经营,但仍有适用范围小、白名单保护有限等情况。彭晋谦建议扩充现有对公账户反电诈“白名单”,对民生产业的优秀制造业企业豁免“延伸止付”,各地纳税额较高的民生产业制造业企业涉及电信诈骗可能性极低,豁免其“延伸止付”,保留紧急止付,通过多元化举措结合,推动地方经济。
为了促进执法精准明确、维稳企业经营,彭晋谦认为“延伸止付”现阶段可以充分识别款项流向,并对下游多级账户全部止付,存在一滴水污染一片海的情况,同时也违反两高一部关于“不得超出涉案金额范围冻结款项”的规定。建议利用AI工具,识别涉案金额情况,在上游账户留有足够余额偿付涉案金额时,对下游账户谨慎使用“延伸止付”。在上游账户余额不足时,仅对差额部分使用“延伸止付”。
彭晋谦认为应该坚守程序正义,明确责任主体。被“延伸止付”的善意企业因无法付款,面临合同违约、纳税逾期、工资停发等多重困境,可能承担重大损失。建议执法全程坚守程序正义,对因“延伸止付”遭受损失的善意企业,同步建立国家赔偿机制。
南方+记者 丘想明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