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的今天,他们打出了“开门红”!

深圳共青团
+订阅

“几乎在一夜之间

中国便成了世界上

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曾这样感叹

是什么战况

让美军发出如此感慨?

又是谁

给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军

带来了这样的震撼?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

73年前的今天

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空

人民空军第一次与美军

展开了正面的空中较量

并以击伤敌机1架的战绩

打出了人民空军的“开门红”

向全世界展现了

人民空军的强悍战斗力

与誓死保卫祖国蓝天的

坚定决心

“初生牛犊”的人民空军

1950年的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之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随后,刚满周岁的人民空军飞赴抗美援朝战场,与强敌展开生死较量。

当时的人民空军,仅有刚组建的2个歼击机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而美国则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200多架。双方的数量差距可谓“云泥之别”。

从飞行员飞行时间和实战经验上看,双方更是差距悬殊。

参战初期,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到100小时,而美军飞行员飞行时间均在1000小时以上;志愿军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飞行时间不足20小时,而美军飞行员飞喷气式飞机的时间都在200小时以上。

▲志愿军空军机群。来源:新华军事

▲志愿军空军机群。来源:新华军事

不仅如此,从实战经验上看,我军飞行员基本没有实战经验,空战对于年轻的人民空军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而美国空军的飞行员许多都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飞行员,他们技术熟练,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当时美军飞行员中,光击落敌机5架以上的“王牌”飞行员就有100多个。

▲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

▲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

然而战局急迫,尽管敌我实力悬殊,但祖国需要就是唯一选择。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秘书孙维韬接受采访时,引用刘亚楼的话说,“我们等不及了。”‍

孙维韬回忆道:“连苏联专家都不敢相信,说你们这样技术水平的飞行员上去和美军战斗,等于是全部送死的!”

急待迎战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正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由于任务紧迫,志愿军空军所有歼击部队都采取边打边建、边打边训、以老带新的办法,实行轮番作战。

12月4日,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把最先进行实战练习的任务交给了第4师10团28大队。12月21日,在师长方子翼、政委李世安率领下,28大队由辽阳驻地开赴安东浪头机场。到达后,在友空军帮助下,制定了实战练习计划。26日,28大队按预定计划,分两批出动经朝鲜安州、熙川返回安东,进行了第一次战区航线飞行。

经空军批准,第28大队于12月28日开始参加作战。这天下午,雷达发现朝鲜宣川、定州、安州一带有美军飞机活动,28大队按协同计划,配合苏联空军两个中队起飞4架米格-15型歼击机迎战,这是志愿军空军第一次战斗出航。

然而,因经验不足,志愿军空军飞行员未能发现美空军飞机。此后,又有几次战斗出动,未能与美空军飞机直接交锋。

▲28大队10名飞行员进驻安东浪头机场,进行作战准备。‍

▲28大队10名飞行员进驻安东浪头机场,进行作战准备。‍

此时,第28大队已经进驻安东近1个月,作战值班20天,战斗出动7次,战场地形和战场生活均已熟悉,空战动作基本熟练,战斗热情也十分高涨,却没有打上仗,部队官兵普遍感到有些焦躁,急切希望能与美军展开正面较量。

首战告捷

1951年1月21日,28大队同美国空军打了第一仗。

这天上午,美军出动F-84战斗机20架,沿平壤至新安州一线对铁路线进行轰炸,企图阻滞志愿军的后勤供应。

▲美国空军F-84战斗机。因翼尖挂载了两个外部油箱,又被志愿军战士称作“油挑子”。

▲美国空军F-84战斗机。因翼尖挂载了两个外部油箱,又被志愿军战士称作“油挑子”。

方子翼师长令28大队起飞迎击。大队长李汉率领飞行员吴奇、宋亚民、孙悦昆、李宪刚、张洪清、赵明、赵志财等迅速进入飞机座舱。2号机吴奇开车时,由于机械员忙中出错,过早地拔掉启动车插头,造成飞机开车未成(即发动机未能成功启动),遂改变战斗序列,以3号机宋亚民顶替2号机位置,原2号机吴奇、4号机孙悦昆未起飞,实际只起飞了6架飞机。

当李汉等人驾机到达宣川上空时,4号机张洪清发现右上方有2架美机一闪而过。他们警惕地保持着战斗队形,继续向安州方向搜索前进。快接近安州时,发现美F-84正在1000米高度上对清川江桥进行俯冲轰炸。李汉等驾机突然出现,美机有些慌乱。李汉率队迂回到4架美机左侧400米处,迅速瞄准开炮射击,将其击伤。3号机李宪刚、4号机张洪清先后向其他3架美机开炮,但没有命中。

后来,李汉的射击照相胶卷,经友军判定为击伤1架F-84。人民空军首次空战,就取得了击伤敌机1架的战绩。

▲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

▲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

28大队击伤F-84美机一架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任空军司令刘亚楼立即发出贺电,指出这次空战“证明年轻的中国人民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这是志愿军空军以后继续取得更大胜利的开端”。

1月29日下午1时34分,一批美机活动于安州、定州上空,企图袭击安州火车站和清川江大桥。大队长李汉奉命率8机配合苏联空军出击。当机群飞临战区上空时,发现16架F-84分上下两层向目标攻击,李汉率队迅速占据高度优势,集中攻击上层的8架美军飞机,敌机在慌乱中逃散。李汉追赶3号机至300米处3炮齐射,将其击落。此时位于下层的美机3次企图反扑,均被担任掩护的2中队以猛烈炮火驱散。李汉在追击中又击伤美机1架。

这次战斗取得击落、击伤美机各1架,开创了志愿军空军击落美空军飞机的先例。

交火不久,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便大发感叹:“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空军在抗美援朝中作战使用的米格15歼击机。

▲中国空军在抗美援朝中作战使用的米格15歼击机。

对于空军参战,当时,毛泽东归纳起来说了三句话:“空军要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初次打仗,采取稳当办法为好。”“一鸣则已,不必惊人。”

对前面两个指示,刘亚楼和他组建的志愿军空军如实遵循执行了,只是最后一句被改成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如周恩来当时对刘亚楼说:“你们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2年8个月作战中,志愿军空军共战斗起飞2457批26491架次,实战366批4872架次,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

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彻底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证明年轻的人民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标志着空军沿着在战斗中成长的道路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人民空军战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今非昔比,誓言不变

73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中国空军已经从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集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等多兵种组合而成的现代化军种。

▲按阅读顺序分别为:歼轰7“飞豹”、歼10“猛龙”、歼11“应龙”、歼15“飞鲨”、歼16“潜龙”、歼20“威龙”、运20“鲲鹏”。

▲按阅读顺序分别为:歼轰7“飞豹”、歼10“猛龙”、歼11“应龙”、歼15“飞鲨”、歼16“潜龙”、歼20“威龙”、运20“鲲鹏”。

武器装备虽今非昔比,但人民空军守护祖国蓝天的铮铮誓言未曾改变,正如“王海大队”第33任大队长杨俊成所言:

“尽管跨越历史的天空,但我们飞行员骨子里的胜战精神仍然充盈如初: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

▲王钢/绘(刊载于《航空知识》2018年11期)

▲王钢/绘(刊载于《航空知识》2018年11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