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记者从乡村振兴TV、中国三农发布获悉,2023年度乡村振兴品牌影响力与传播力榜单及典型案例、人物于近日发布,其中,英德红茶入围“2023年度乡村振兴品牌影响力与传播力榜单——区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榜”,是全国唯一入围的红茶类品牌,是广东省品牌中唯一的茶叶品牌。
英德红茶入围区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榜。
讲好茶故事 擦亮茶文化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距今1500多年前。近年来,英德积极发挥历史底蕴优势,努力传承弘扬红茶文化,以特色文化赋能特色产业。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
一方面,推动英德红茶、擂茶粥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红旗茶厂入选国家、省工业遗产,并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另一方面,积极举办“中国·英德红茶头采季”等大型宣传推广,打造英德红茶文旅IP,推进英德红茶上央视、进高铁、下地铁、巡游茶博会,走进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以多元方式推广英德红茶文化。2023年4月,中法元首在广州松园茶叙,英德红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符号与载体,见证中法两国友谊。英德还依托打造省级研学标杆城市契机,大力发展“茶文化+研学”模式,以文旅融合方式推动红茶文化传播、产业延伸,全面提升英德红茶影响力。
完善茶平台 做优茶产业
英德以产业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研发创新为引领,以配套政策支持为保障,做优红茶特色产业。
持续拓展产业平台。以英德红茶为主导产业的英德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英红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产业强镇。利用“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平台优势,支持英德茶企做特做优做精。
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将英德红茶列入清远种业振兴发展内容,英红九号、鸿雁12号2个茶树品种入选2023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成立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研究院,与中山大学、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平台11个,研发相关专利30余项。依托国家、省级现代产业园,构建覆盖英德红茶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示范体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控病虫害技术,建立从种植生产到流通销售全链条的可追溯制度和电子信息平台。
持续完善配套政策。出台促进红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对于年纳税额达一定额度的茶企,予以用电补贴及优先考虑项目扶持、协调用林用地指标等激励措施,鼓励提升企业贡献度。设立英德红茶产业发展基金,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加强金融服务支撑,2023年以来,农业银行、农商行、泰隆银行等为英德红茶产业整体授信65亿元,发放贷款4.24亿元,惠及茶企茶农1845户;推动英德茶叶品质气象指数保险投保,累计向全市茶企提供风险保障4653.45万元,承保茶园累计面积9306.9亩。
开拓茶销售 提高茶收益
英德大力拓宽红茶销售渠道,着力完善仓储物流设施,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切实将英德红茶打造为富农茶。
英德通过构建英德红茶“12221”市场体系,开展全国产销对接推介活动,挂牌成立英德红茶(北京、绍兴、济南、南昌、西安)推广中心 ,拓宽大湾区、北京、上海等重点市场。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展销会,走进意大利、韩国等国开展专题宣传推介,推动英德红茶“走出去”。同时,启动建设高新区冷链物流产业园,强化英德红茶物流寄递服务,补齐英德红茶冷冻仓储物流短板。
英德创新联农机制,有效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英德创新联农机制,实施“企业+村委+基地”财政资金入股分红、“订单托底+分红激励”等联农带农模式,有效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创新开展“1+N+家庭农场”产业化服务联合体模式,为合作社、农户提供统一规范的加工服务,带动合作茶农平均年收入增长至3万元以上,有力兜牢茶农收入底线。
截至2023年底,英德全市茶园面积达17.7万亩,干茶产量1.6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5.26亿元。
截至2023年底,英德全市茶园面积达17.7万亩,干茶产量1.65万吨,增长17.86%,实现综合产值75.26亿元、增长25.43%。全市茶企业758家,新型经营主体涉茶专业合作社187家,食品生产许可证茶叶企业127家。
南方+记者 陈咏怀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