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欢呼与尖叫声不断”不是演唱会!而是…

广东共青团
+订阅

夜幕降临,星辰点点

一道火光霎时划破黑暗

轰鸣声震耳欲聋

海滩上的人们仰望着夜空

目光紧紧跟随着烈焰轨迹

1月17日晚

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

在我国海南文昌

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有网友分享

在文昌沙滩边

围观火箭发射的场景

远远看去,人山人海

众人手里的手机像极了

万人演唱会现场的荧光棒

自2016年

我国首个开放性

滨海航天发射基地

文昌航天发射场

建成投入使用以来

火箭发射从

大漠、深山走来

与龙楼镇与铜鼓岭

月亮湾、石头公园等

热带海岛风光完美邂逅

1月17日,人们在海南省文昌市观看搭载着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如今

追逐火箭的人们越来越多

航天主题旅游越来越热

昔日侨乡

如今的文昌国际航天城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

梦想起航之地

“追火箭”很火

2023年5月10日18时,距离天舟六号发射还有近4个小时,海南文昌淇水湾海滩上已经熙熙攘攘,白茫茫的沙滩被一块又一块彩色的露营地垫盖满。脸上画着国旗,身着“中国航天加油”文化衫的游客席地而坐。为了占得先机,有人甚至提前一天到海滩露营,准备在最好视角见证火箭发射。

这样的盛况,几乎每一次发射都会出现。游客乘坐飞机飞抵海口,转乘高铁抵达文昌,再驱车20多公里即可到达发射场所在的龙楼镇。

游客在淇水湾观看火箭发射

只要到了龙楼就能看到火箭。在这里,观看发射的视角非常多,沙滩边、屋顶上、高层住宅阳台上,都能清晰地看到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甚至行走在镇子的街道上,抬头就能看到火箭正在椰树顶上向上攀升。

即便每一次小镇道路都被四面八方涌来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客房被订得一间不剩,也丝毫削弱不了航天爱好者们追逐火箭的热情。

17日晚间,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起航,来自广东的张作兴第11次带着旅友们到此观看,这也是他自己第13次“追火箭”。

“火箭是静静地升空的,因为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几秒钟后我才听到轰鸣声。”张作兴回忆起第一次看火箭发射时的情景,“即使周围欢呼与尖叫声不断,那几秒钟我却感觉自己置身于真空之中,很梦幻,直到听到周围人开始喊‘中国腾飞’,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热泪盈眶了。”

从被眼前的火箭发射震撼,到被周围游客的情绪感染,再到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实力的崛起,张作兴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决定把这份震撼分享给更多的人,萌生了将观看火箭发射作为一条旅游路线的想法。

在龙楼镇经营酒店的90后薛策对发烧友们的热情也感同身受。他的社交媒体平台账号有数千名铁杆粉丝,每次发射日期刚一公布,他就“刷刷刷”地收到订单,酒店房间很快就被抢订一空。作为从发射场塔架所在地搬迁出来的原星光村村民,薛策和伙伴们对国家航天事业的热爱,也在一次又一次陪游客观看的火热场景中被点燃。“很多回头客成了老朋友,火箭成了友谊的桥梁。”薛策开心地说。

“观发射”上瘾

火箭冲破天际线,璀璨的尾焰留给人无尽的遐想。

“他们说‘长七’是火箭美男子,所以就想来一睹真容。”西北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唐牧之说,天舟七号发射是他第三次到文昌拍摄的火箭发射现场,“追火箭会上瘾,无论第几次观看火箭发射,都会被震撼到,都会热泪盈眶。”

唐牧之第一次追火箭是在2022年7月观看问天实验舱升空,当课本上的文字变成庞然大物从自己的眼前升起,作为材料学专业的学生,他感受到的是国家几十年科技进步具象地呈现在了面前。“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国家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自己正在时代的潮流之中。”

在文昌市龙楼镇淇水湾沿岸的民宿,游客可以在阳台和沙滩上观看火箭发射(2022年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追火箭,人们目的不一。“大部分是因为好奇。”张作兴告诉记者,就像他当年不敢想象可以亲眼看到火箭发射,很多游客也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前来,却总有意外收获。

70岁的候鸟老人主要目的是带孙子看发射。2023年11月,来海南过冬的王建军一听说有火箭发射,一大早便带着家人从澄迈县开车直达龙楼,在海边一等就是4个小时。“等4个小时不算什么,我们国家等这一刻等了不知多久。”王建军说,“我要在孙子的心里种下一颗航天梦的种子,他亲眼看到会比我讲给他听到更有冲击力。”

一些到海南上学的学生,将看火箭发射作为一项必打卡的活动。“理论知识从课本上跳出来完完全全呈现在眼前,这一刻才能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胡思宇看完天舟六号发射激动地说,“特别是听到身后的小弟弟说长大也想当一名点火员,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我感受到这就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上万名游客挤满海滩,镇上家家户户的楼顶上都站着游客和村民,视角正对发射塔架的酒店楼顶上则架满了三脚架。随着指挥大厅01指挥员喊出倒计时,海滩上、楼顶上、大街上,人们齐声倒数,声音响彻整座小镇。

“火箭消失在天空后,全场开始自发合唱《歌唱祖国》,海滩上有人摇小红旗,有人摇大红旗。那一刻其实比火箭发射更让人震撼。”摄影爱好者李智鑫说,这样的氛围特别适合交友,很多天南海北的航天摄影爱好者在文昌结缘。

李智鑫和唐牧之相识于问天实验舱发射现场,这次天舟七号发射,他们再次相约文昌。“因为火箭发射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共享拍摄信息,经常相约四处拍摄。”李智鑫说。

发烧友们越追越发现,航天之路绝非坦途。但也正因为此,深空长征,他们更想相伴左右。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

2021年,天舟二号两度推迟发射,张作兴的旅行团只剩下不到一半人在坚守,“当时整个团里都在传看网上的一张图,天舟二号第三次准备发射时,‘长七’的底部标语由‘自立自强 创新超越’换成了‘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那时我再通过拉近的镜头观看箭身上的‘CZ’字母,才真切感受到取名长征的意义。”张作兴说,从那之后,他更愿意在文昌追火箭线路上投入精力,每次行程,他都会和旅友们利用等待的时间在海滩上科普、学习中国航天的相关知识。

航天小镇同火箭齐飞

近几年,随着航天旅游热的兴起,龙楼镇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渔家特色民宿越来越多,一些高层住宅也被改造成民宿接待游客,打出的广告大多与火箭发射有关——“航天城海景民宿”“阳台看火箭发射”“火箭观礼房”“火箭直观房”等。

短短七八年时间,龙楼镇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航天小镇”。

依托航天发射中心和滨海旅游资源两大优势,龙楼航天旅游小镇建设卓有成效。镇内的酒店、宾馆和民宿的数量从原来的5家增长到了50多家,商铺的数量从230家增长到了900多家。常住人口仅2.7万的小镇,近两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当地百姓不仅借力航天吃上了“航天饭”“旅游饭”,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文旅活动在龙楼举办,也给本地老百姓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

来源:青微工作室,视频制作:张安涧、张博添、刘隽烨

17日晚间,文昌航天发射场,修长的长征七号搭载天舟七号成功升空,这座“航天小镇”再一次为火箭的成功发射欢呼沸腾。

来源:共青团中央、新华每日电讯、海南发布、微博@沸点视频、抖音@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THEX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