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珠海好些学校尤其是主城区学校受制于办学空间狭小,缺乏劳动场所等因素,开展劳动教育存在一定困难。
嘉遇生态园揭牌开园。
1月19日,由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岱山社区与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联手打造的嘉遇生态园揭牌开园,双方联手变闲置用地为学校教育“桃花源”,为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师生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广阔空间。双方协同育人,共同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创新做法,为珠海市其他学校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具有借鉴意义。
嘉遇生态园一期。
嘉者,善也,美也。“嘉遇”寓意与美好相遇。嘉遇生态园位于前山河畔,嘉遇巷侧,毗邻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原系2100平方米的国有闲置用地。街道社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及热心企业等多方共同推动,将该地块改造为社区植物园和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这是学校同社区共同办学、共育人才的实践场所,也是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践行成长文化,面向未来培养人、塑造人的第二课堂。
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师生、家长们开垦嘉遇生态园。
目前嘉遇生态园第一期800平方米已经建设完成,共划分32块种植单元格,实行中队和班级承包责任制,由全校师生和家长播撒汗水、亲手种植,让得以亲近泥土的师生们能沐浴阳光、躬身流汗,不断收获自己亲手劳动的果实。
前山街道岱山社区党委书记张晓珍表示,岱山社区实施绿美珠海生态建设,致力于打造出门见绿、推窗见景的美丽家园。下一步继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嘉遇生态园打造成集科普教育与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
“希望让正处在黄金生长期的同学们能看见绿色、闻到香甜,保持对世界万物的好奇,让同学们永远向上、向善、向美。”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校长林小涛告诉笔者,学校将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回报社会各界及家长的关心和厚爱。
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
开办于2016年9月的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开设有30个教学班,在校师生1590名。去年学校与珠海博物馆合作建设“校门口的博物馆”,在校内举办多次展览活动,引导孩子们从多个角度“看珠海”;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举办各类富有童趣的文化活动,在每栋楼围绕“诗、书、美、礼”打造“阶前一角”;建设科创劳动基地,成立3D打印社团,利用科技长廊全面普及3D打印知识;普及校园足球运动,把足球场升级为符合比赛标准的人工草皮球场,举办校内足球联赛及足球嘉年华。
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参加嘉遇生态园揭牌仪式,并与区教育系统媒体监督员座谈交流。
【撰文】冉小平 朱希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