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的天气
又热到穿短袖了
别的城市都在下雪
只有广东又过出了夏天的感觉
难道广东的冬天就这样结束了吗?
先别急!
有生猛强冷空气要来了!
今年第一波强冷空气将在大寒到货
据“广东天气”消息,2024年第一波强冷空气将在大寒到货。19日前,广东天气平稳和暖,20日起阶梯式降温,显著转冷。
20日,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受锋前切变影响,粤北转小到中雨,降温明显,中南部白天后半段开始有感觉,因此冷感还不明显;
21日,全省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5-8度,除粤西市县有零星小雨外,全省多云为主,北风加大;
22-23日,又一股冷空气补充,气温进一步下降(下降约4-7度),体感寒冷,全省以阴雨天气为主。23日白天,925hpa的0°C线位于广东中北部,意味着粤北山区的降雨将以冻雨、雨夹雪或小雪形式出现,中南部有分散小雨;
24日,依然寒冷,西部市县有零星小雨,其余大部多云,24-25日早晨前后,可能出现过程最低气温,粤北较大范围5度以下,高寒山区可达零下3度左右,有冰霜冻。
全体广“冻”人
是时候再次出动羽绒服啦!
羽绒服是越厚越保暖吗?
挑选羽绒服有哪些防坑学问?
下面就来告诉你!
如何正确选购羽绒服?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85批次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其中,26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广东、浙江、福建等13个省份183家生产单位。
↓具体名单如下,上下滑动查看↓
在这些不合格名单中,有18批次产品绒子含量不合格,11批次产品羽绒含绒量不合格。
这其中的“绒子含量”和“含绒量”分别指的是什么?
绒子: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的总称,呈蒲公英小伞状,比较蓬松,是一朵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
绒丝:朵绒上掉下来的单丝,呈一根一根的丝状,没有蓬松感。
2022年,我国发布了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为“新国标”),并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
其中,新国标最大的亮点是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一件羽绒服内的填充物至少50%及以上是绒子才算达标。
在旧国标中,绒子与绒丝都可算进含绒量,有些不法商家会以绒丝废料提高含绒量,所以,国标的新变化实际是对羽绒服的平均品质的提高。
3个指标决定羽绒服保暖度
1
蓬松度
这是羽绒品质最重要的指标,是指一定质量的羽绒在规定压力和容器中的体积。蓬松度越高,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保温空气层,保暖性越好。羽绒的蓬松度一般以12.5厘米起步,16厘米为较好,20厘米为很好,对应部分羽绒服标注的国际标准蓬松度数值分别为500、650、800。
2
含绒量
含绒量指绒朵在羽绒中的质量占比。由于羽绒是绒朵和毛片的混合物,绒朵的蓬松球状结构能固定大量静止空气,含绒量对蓬松度的影响比较显著。
3
充绒量
充绒量表示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总重量,一般来说,蓬松度相同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保暖越好。充绒量根据使用地的气温和消费者的体感决定。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消费提示中提到,一般初冬季节选择的轻薄款羽绒服充绒量在40克~90克,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绒服充绒量为13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为180克左右,适合北方户外穿着的羽绒服充绒量至少要在180克以上。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商家用羽绒的颜色和种类区分保暖性,但白绒、灰绒、鹅绒、鸭绒并不是保暖性的决定因素。羽绒服质量和保暖度很难从外观上简单识别。
羽绒服该怎么保养?
买回来的羽绒服,要怎么保养,才会一直保暖?
01
减少清洗
若需清洗可尽量在局部污渍上使用中性洗衣液手洗,再用热毛巾擦除,经常整件清洗会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
02
避免暴晒
清洗后的羽绒服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暴晒容易加速羽绒服面料和羽绒的老化。
03
不宜挤压
使用真空袋保存后的羽绒服会减少蓬松度,悬挂存放为佳,避免挤压成团。
04
注意防潮
换季时建议使用透气的袋子收纳存放衣物,并放在通风干燥处,以免受潮发霉。
马上就要降温了
厚衣服厚被子准备起来!
最后总结一下
购买羽绒服
记得擦亮眼睛
1.看羽绒服合格证上的执行标准是否为新国标GB/T14272-2021;
2.看绒子含量,绒子含量越高越好,最高为95%;
3.看充绒量,充绒量克数越大越保暖(但克数太大穿起来可能会太沉);
4.如果有的话,可以看蓬松度。蓬松度大于800即为高品质羽绒,目前最高为1000。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