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载归善学宫 讲述崇文重教故事

惠州文明
+订阅

惠城区桥东街道襟江带河

街巷纵横交错

作为千年归善县县衙所在地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这座创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的学宫

一直都是惠州地区重要教育场所

培养了大量人才

归善学宫现存建筑保存完好,仍立于惠阳高级中学内。

归善学宫的主体建筑——先师庙。

归善学宫为灰瓦面、蓝斗拱、红殿柱、黄板瓦,整体色彩协调。

学宫牌匾。

归善学宫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桃子园社区惠新中街1号,如今为惠阳高级中学的一部分。《惠州名迹荟萃》提到,惠州现存的古代官办学宫主要有归善学宫,因其为奉祀孔子而设,亦称孔庙。设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先师庙(大成殿)、明伦堂、两庑等建筑,现仅留存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的戟门和先师庙。

据桥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昔日归善学宫颇具规模,建筑面积一度达到3万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398平方米,占地面积920平方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坐北向南的戟门,硬山式屋面布局大方,雕工简洁精美。记者随工作人员穿过戟门,就到了归善学宫的主体建筑先师庙。这处建筑通高10.5米,通面阔18米,通进深12.5米,重檐歇山顶。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是岭南的代表性建筑。

归善学宫门前不时有游客前来打卡。

省立惠州中学在归善学宫复课,于1954年改名广东惠阳高级中学。

归善学宫,因其为奉祀孔子而设,亦称孔庙。

戟门居于学宫的中轴线上,坐北向南,硬山式屋面。

作为惠州历代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

明清时期

归善学宫曾先后修建26次

经过3次迁址

昔日归善学宫建筑齐全

如今也是惠州最古老的殿堂建筑

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如今

归善学宫依然屹立于此

见证并讲述着惠州崇文重教的文化故事

1.惠东: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初步形成

2.文明村镇创建巡礼 | 惠阳三和街道:拾围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关于2023年度惠州市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候选名单的公示

4.速看!2023年度惠州市“最美系列”宣传推荐活动开始啦

来源:惠州日报

文图: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责编:罗锦婷 二审:张丽敏 三审:钱日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