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摊上事了,已卖出140多万包!内附:选购速冻食品提醒→

佛山市场监管
+订阅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1月8日披露

海霸王(汕头)食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海霸王”)

“猪肉水饺”中鸡肉或鸭皮含量

均高于猪肉

海霸王因虚假宣传

被罚款人民币50万元

19款速冻水饺产品中

鸡肉或鸭皮的含量均高于猪肉

已卖出140多万包

据上海市场监管局消息,2020年11月起,受猪肉价格大幅增长影响,海霸王为减少原材料成本,将“白菜猪肉水饺500g”等19款速冻水饺产品中的猪肉配料含量大幅降低,导致上述产品配料中鸡肉或鸭皮的含量均高于猪肉,猪肉不再是上述水饺馅料配料的主要成分。

图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

但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海霸王自行设计并制作产品包装,仍在上述19款速冻水饺产品的外包装上使用醒目字体以“猪肉水饺”作为产品名称,也未在醒目位置备注提示产品主要配料改变,导致消费者对产品配料产生误认。

至案发,海霸王共计销售上述型号的速冻水饺产品140余万包。

海霸王为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利用产品名称对产品性状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2023年2月,上海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人民币50万元。

这不是海霸王第一次

“挂羊头卖狗肉”

据媒体报道,2016年,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曾因被查出以鸭脖皮、冻杂油等原料冒充牛肉、虾肉等原材料生产牛丸、虾饺,被原成都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404400元。

同年3月25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江北区畅想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3月1日生产的“海王妃”撒尿牛肉丸进行抽检,也未检出牛源性成分,但检出了鸭源性成分。

2022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批鱼丸,发现大部分产品配料首位为“鱼糜”或是“冷冻鱼糜”,多款鱼丸产品掺杂其他肉类,其中提到“海霸王爆浆小鱼丸”的主料竟然是鸡肉。

据企查查,海霸王(汕头)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庄宗霖,经营范围主要为食品生产及食品销售等。

在冬季火锅必不可少

肉丸子、盒装肥牛、速冻水饺等速冻食品

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各位街坊

你知道如何选择速冻食品吗?

请收下这份选购tips

↓↓↓

如何选购速冻食品?

0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速冻食品对冷链运输控制要求较高,建议到正规商超等购买。特别提醒消费者,要选择存放在低温冷柜中的产品。

02. 仔细查看标签

消费者要注意查看标签信息是否完整。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查看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标示信息。若标示信息不全,不要购买。

03. 检查产品包装

查看包装是否密封,无明显胀袋和漏气,袋内无明显冰渣,产品色泽自然,表面不脱水。隔着包装袋轻轻按压肉丸,检查是否冻硬。

04. 合理储存

购买速冻食品后,应尽快带回家。需按产品包装标示储存条件存放,一般在-18℃及以下冷冻储存。开袋后的速冻食品要尽快食用,避免反复冻融,影响口感。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上海市场监管、读特新闻、广州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