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质量强省纲要!广东十家企业质量把关人讲述“质量第一”的故事

南方+ 记者

在广东制造业当家的进程中,有一批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是企业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者,他们是产品质量的把关人,他们是一直隐藏在幕后的无名英雄。而这一次,他们将出现在聚光灯下。广东五大行业十家知名企业的首席质量官们,将面对面进行一次“首席质量官”大比武,舞台上是唇枪舌剑、你追我赶,舞台下其实是默默多年的坚守与不懈追求。

对质量“找茬较真”

这十家企业是广东制造业企业质量变革创新的标杆企业,他们的首席质量官是企业质量“引领者、把关人”。通过《质胜之道》六期节目,全景式呈现广东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质量领域的生动实践。

十家企业带来了十种特色鲜明的质量管理模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些模式都可以向各行业进行推广,共促行业进步。”榄菊日化总裁、首席质量官吴鹰花认为,这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广东实现质量强省建设的有效抓手。

来自家装行业的东鹏控股首席质量官陈世清面向镜头还是有一些“社恐”特性,即使在人群中,他也是往最边角的位置坐。但他相信只有交流才能进步,竞争才能强大,这也是他来参与比拼的原因。

与东鹏控股同台竞技的箭牌家居首席质量官张德华拥有多年的质量管理经验,在幕后工作多年,他深知质量人的艰辛与不易。得知全国首档“质量”主题融媒体节目录制启动,他积极配合参与。他希望通过在节目上的表现,让质量人被看见,让质量被看见,从而引起公众对质量管理的重视。

“80后”的启梦玩具实业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林键是《质胜之道》最年轻的首席质量官,面对着众多的行业老前辈,他也不曾露怯。林键告诉记者,玩具行业是一个带来欢乐的行业,作为“最年轻首席质量官”,他有着天然的优势,年轻人对玩具存在天然的亲近感,也更能代入年轻人的想法,履行好质量把关人的职责。

五大行业十家企业的首席质量官,通过“品牌之道”“质量之道”“效益之道”“创新之道”四大环节进行业务技能大比拼。

案例分析辩论过程中的问题都十分直接,比如,如果企业遇到产品召回事件应该怎么处理?传统制造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这一关?如果质量成本与降本增效的要求出现矛盾怎么办?如果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质量出现问题又要怎么办?市场在变化升级,产品如何创新应对消费趋势的变化?现场相互提问、展开辩论,全是奔着企业质量管理中最直接的问题、最直接的困难“去找茬、去较真”。

洗涤日化企业立白,深入东南亚工厂、棕榈种植园严苛选择供应商,考察是否以对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取原料,让珍贵热带雨林得以保护和留存,是对绿色质量追求的执着;箭牌家居企业专门成立了内部的品质管理学院;玩具企业启梦上线了ACR机器人进行精准匹配,实现高达99.9%的精确率;中山榄菊企业在全国按气候环境分成五大地区,各自按一只蚊子一块钱的成本,收购研发用的虫媒标本,目的就是要确保研发产品地区适用性,如今已成为国内家庭卫生杀虫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广东灯具企业雷士照明为雄安计算中心提供了高品质特用产品;佛山照明专门为大国重器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研发了在11000米的深海中、水压1100倍大气压下具备极强的抗高压能力高透光照明产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也闯出了以新质生产力、创新技术引导开拓出新的产业空间。

以“智”取胜推动新型工业化

当下,新型工业化成为各地抓经济、促发展的“热词”。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质胜之道》舞台上可以看到,智能化、数字化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

新型工业化必须符合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等“新”特征。作为中国日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立白科技集团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创建了日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打造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质量管理平台。该系统从研发、采购、生产、物流、分销的全过程实时收集汇总超百万级海量数据,可以让管理者及时、高效地作出分析决策。

“走了三步路,花了十年时间,到现在才初见成效。”广东凌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刘志强用一句话概括了凌丰的数字化转型历程。2022年,数字化巡检和ccp系统正式在凌丰应用。精准实时是这个系统的最佳形容词,现在质检人员在办公室通过移动端就可以实时监控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风险系数下降60%以上。

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纲表示,对企业而言,质量是生命,是竞争力,是价值。实施质量强企是战略,是理念,是目标,是工程,因此一定是系统性的。

他认为,当前,贯彻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快质量强企建设进程,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围绕“强结构”,将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作为企业不懈的追求。根据企业战略取向,实施质量阶梯攀登和质量领跑工程。其次,围绕“强动力”,加大质量提升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还要围绕“强基础”,大力实施制造业标准化。一方面,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中,力争发挥引领作用,并研制、实施更多的企业“领跑者”标准。同时,对接国际,争取在国际标准制修订中有更多突破。实施制造业标准化,还需加快包括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检测认证在内的产业质量基础设施(QI)的建设。

此外,围绕“强治理”,企业需牢固树立质量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质量强企应成为企业最高发展战略的关键内核。据此,需面向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发展规划,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投入,开展质量创新,推进质量提升,建设质量文化,实施质量人才梯度培养计划,同时建设并不断优化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体系。

广东连续八次获得质量考核A级

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追求质量、打造品牌,一直以来都是广东制造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在国家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八次获得最高等级A级,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先后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3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实施“七大工程”为主抓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对推动广东质量强省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已经评选四届的中国质量奖中,广东有3个组织获中国质量奖,15个组织和1名个人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省政府质量奖方面,广东共计704家次企业获得政府质量奖,有62个组织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36个组织和1名个人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截至目前,广东已有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计划到2025年实现这一制度在全省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全覆盖。

制造业当家,质量是基础,广东质量强省建设涉及制造业、产品、工程、服务等众多方面,涵盖范围极广。在众多目标中,放在首要位置的是——广东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2,建立一批质量卓越的产业集群,这也呼应了广东提出的制造业当家。

南方+记者 宾红霞 通讯员 粤市监

编辑 王露纯 李卓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