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大鹏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召开,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谋划部署2024年工作。
全国、全省榜单里崭露头角,产业、轨道交通亮点频出,我们看到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背后,凝聚着的高质量发展汗水、隐藏着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32号线一期申报获批、葵涌环城西路开通的瞬间里,有力争区域协调发展新突破的奋进情怀;生态指标“卫冕”全市第一和国际暗夜社区成功创建的道路上,有“两山”实践和绿美大鹏建设的创新思路;“招商伊敦”号邮轮、大湾区的龙舟队伍与大鹏山海的初次邂逅中,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破浪精神;广东省临委历史展暨系列研究成果发布活动上,有传承红色基因、活化红色资源的不忘初心……
筑梦的岁月、奋进的理想从这些故事中扑面而来,是大鹏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的缩影。
这些生动的大鹏故事,串联起大鹏人共同的奋斗记忆,也搭建起与世界、与未来的互动基础,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打动更多优质人才和优质项目;
也可振聋发聩、催人奋进,激励更多人在这广阔山海间大展作为。
故事里,有轨道交通的“延伸广度”,更有全面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加速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奋进速度”。
会上提起轨道32号线申报获批的故事,仍是那样的振奋人心。
未来,这条地铁将实现大鹏中心城区轨道“零”的突破,并与8号线三期贯通运营,与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在葵涌形成“十”字交汇,深圳市民50分钟可直达大鹏,漫步山海、静享花开。
在这背后,大鹏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攻坚专班,全力推动轨道32号线一期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2023年4月,轨道32号线申报工作暨重点项目攻坚总结交流会上,全区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2023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深圳市轨道交通32号线交通详细规划(溪涌至葵涌东段)(草案)》的公示……
正如相关负责人表示,32号线一期对于破除新区交通拥堵瓶颈,强化新区对外联通,实现“路通财通”有重要意义,同时满足辖区老百姓期待已久的家门口的“地铁梦”,增强辖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随着32号线的加快联通,以及8号线三期溪涌车辆段主体结构完成超九成,环城西路全线通车,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三期、盐坝高速、鹏坝通道等一批高速路网开工建设,通山达海远足郊野径及绿道慢行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鹏正加快书写更多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的精彩故事。
故事里,有看一眼便难以忘怀的“璀璨星空”,更有“两山”创新实践更上一层楼的“海阔天空”。
海风温柔、星光灿烂。
仅用两年时间走过了日本冈山美星町10年的暗夜社区创建之路,全国首个、亚洲第二个国际暗夜社区就在大鹏西涌“横空出世”。
赖辉生摄。
会议现场,当听到星空酒店、星空民宿、星空科普、星空观测、星空露营等新消费场景在国际暗夜社区不断涌现时,一位来自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格外动容——
一个一个点位的照明测量、一家一家店铺的入户宣传…….奋斗岁月历历在目。
大鹏在申报期两年内所完成的户外照明设施治理,超过了国际暗夜社区30%的基本申报要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国际暗夜协会验收人员的高度认可,现在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会同南澳办事处仍在持续治理西涌户外照明。
一个滨海村落的“脱胎换骨”,是大鹏新区深化“两山”创新实践,坚持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为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贡献了生动的“大鹏样本”,更展现了“大鹏速度”、创造了“大鹏奇迹”。
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2024年大鹏还将依托西涌国际暗夜社区打造半岛星空公园,为实施绿美大鹏生态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绿美广东、“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部署贡献更多力量。
陈楷文摄。
故事里,有1亿吨的“份量”,也有“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
2023年6月,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接收站累计向下游供气达1亿吨,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供气突破亿吨的接收站。
这是2023年大鹏新区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书写崭新产业故事的一个生动诠释。
全国首船跨境人民币结算LNG在新区完成接卸,广东大鹏LNG成为国内首座供应量、接卸量双超亿吨的接收站,我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出鱼,南方海洋科学城坝光核心区规划建设,向海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大鹏新区2023年细胞与基因产业大会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展厅举办,中国农发蓝色种业创新研究院落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马铃薯杂交育种获重要突破……
2024年,大鹏将实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大鹏LNG”走廊,大力实行种业振兴行动,推动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等5个“工业上楼”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实施全面推进“双招双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把“双招双引”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顶格推进,形成“全员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
故事里,有我国首艘悬挂五星红旗的高端邮轮的到访,更有大鹏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提到浪漫,有人会说“天涯海角,地老天荒”,但还有一种浪漫,叫“奔赴山海,为你而来”。
2023年11月23日,“招商伊敦”号邮轮首次到访大鹏。
基于此次往来故事,蓝绿交织的大鹏半岛为这艘白色巨轮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启了大鹏文旅的更多可能性,将培育推广更多帆船、游艇、邮轮等特色海洋休闲活动。
2023年是大鹏新区旅游发展全面起势的一年。
大鹏新区发力“规划、政策、项目、推广”,加快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6810”工程,推动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被列为全市第21个重点片区,一年两次中国杯帆船赛刷爆朋友圈,并被评为2023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大鹏所城成功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龙舟赛、非遗美食节、星空音乐会、山海音乐会、“社区书记带你游”等文体嘉年华活动贯穿全年,“赛事+旅游”“音乐+旅游”“美食+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年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预计突破1611万人次、97亿元。
大鹏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强调,2024年定为“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
随着乐高乐园、中信金沙湾国际乐园加快建设,大鹏所城、半天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中广核科技馆、国家基因库等工业旅游示范点的逐步打造,大鹏加快建设全国最好、世界一流的滨海旅游度假区的故事正增加更多篇章。
故事里,有山海间萦绕的“朗朗书声”,有教育、医疗、交通等愿景汇聚的“万千民声”。
“家门口就有优质幼儿园、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不出大鹏就能上好学校。”说起孩子上学这件事,大鹏居民的“幸福账”越拉越长。
2023年7月,深圳海洋大学动工,将建成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海洋大学。
9月,红岭教育集团大鹏华侨中学、深圳中学大鹏学校、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明远高中等一批“名校”以及3所幼儿园在大鹏集中亮相,新增学位超1万个座。
大鹏实现从学前到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新增基础教育学位数较3年前增长超6倍。
首个三级医院大鹏新区人民医院主体结构已经顺利封顶,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工程旧楼拆除工作正式启动,南澳人民医院成为全市唯一入围全国首批100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的医院,首个区级养老院主体结构封顶,沉睡6年多的“植物人”在南澳人民医院醒来……
大鹏推动辖区医疗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加快打造深圳东部医疗卫生高地。
大鹏新区人民医院效果图。
2023年12月,赛迪发布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3)榜单,大鹏新区位列全国第二。
未来,教育、医疗的高速发展还将加速推动人才引入、产业集聚,提升相关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速度,激发城区发展活力,赋予大鹏持续向上的增长动能。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城区的声音。
这些打动人心的故事,是大鹏高质量发展的最佳代言,更是大鹏推动“双招双引”工作的生动语言。
2024年,大鹏新区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旅游和海洋,实施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专项行动、向海发展专项行动等“十大行动”。
踏上崭新的征程,故事里的大鹏又会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共同期待。
【策划】凤飞伟
【撰文】郑伊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