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肇庆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将2024年定为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
1月19日,肇庆四会市扎实部署抓落实,发布《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组队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举行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组队攻坚行动动员大会。
四会市14支“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攻坚队将分赴各村开展工作。
《方案》以大沙镇隆马村、龙甫镇龙头村、江谷镇新屋村、地豆镇水车村、罗源镇红旗村、威整镇大洲村、石狗镇程村村、黄田镇江头村等8个村入选省首批典型村,大沙镇岗美村、下茆镇楼脚村、迳口镇下寮村、东城街道沙头社区、城中街道下㘵村、贞山街道柑榄村等6个村(社区)入选肇庆市首批典型村为契机,站在百强县、典型县、典型镇的新起点上,培育打造“百千万工程”省、肇庆典型村,聚力攻坚,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助推全市“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四会将建设组队攻坚行动“1+1+1+1+2”组队攻坚模式。即由一名市“四套”班子领导、一名牵头单位副职领导、1名镇(街道)班子成员、1名村委会(社区)党组织书记和2名成员单位优秀年轻干部(40岁以下,正股级)组成典型村建设攻坚队,落实相关工作部署。
《方案》着重强调五个主攻方向,总结为“五个抓”:
一是抓定位谋划。攻坚队要迅速摸清14条省、肇庆市典型村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找准驻点村定位,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方案,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组织“五大振兴”,清单化、项目化制定工作任务。
二是抓产业发展。抓好乡村产业,关键是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重点是依托四会现有“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挖掘“土特产”潜能、品牌、价值,大力培育“一村一主、一村多品”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构建一二三、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三是抓乡村建设。在加快补齐典型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的基础上,抓住当地群众急难愁盼、普及普惠的一件件民生小事、实事,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四是抓特色项目。各攻坚队要多方面多维度深入考察驻点村,从地域特点、人文特色,历史风俗等方面,深挖驻点村乡村底蕴,发现当地闪光点,结合产业发展和风貌建设,打造一批可感知,打动人的特色项目,讲好四会乡土故事。
五是抓合力攻坚。各级各部门要聚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类要素,大力推动典型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提速产业发展,彰显定位特色;各攻坚队要根据村庄发展定位规划,推动各任务、逐项目在一年内建成一批成效显著的实物亮点;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大力支持派出干部参与组队攻坚,做到“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时间多跑几趟”。
“从今天起,14支典型村建设攻坚队将分赴各典型村开展攻坚工作。”四会市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各攻坚队要严格按照《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关于加快省市典型镇村建设的动员令》“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绿美生态典型、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镇村治理效能”要求,以及《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组队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迅速谋划特色定位、加快敲定支撑项目、全力聚合资源投入、提速项目动工建设”要求,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大力推动省、肇庆市典型村建设。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臧路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