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 智能空港平台正式启用,时长共19秒)
1月19日,“深圳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启用仪式在深圳市血液中心举行。据悉,这是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
5G+无人机血液运输应急调度有效解决了受城市地面交通制约所带来日常血液运输、特别是紧急送血的难题,有利于提高医疗救助的及时性、高效性,较之传统血液运输效率成倍提速,以智慧化、数字化的现代科技,造福患者。
空中“送血”,最快9分钟精准抵达,减少焦急的等待,增加生命的长度……抢救生命需要争分夺秒,建立这样的空中生命航线,对于深圳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来讲,能极大地提升突发状态下血液应急保障能力,为急需输血救治的患者提供最快捷的血液保障。
据悉,该平台从2023年8月21日试运行开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计飞行203架次,运输血液重量总计434kg,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各类血液制品2037单位和血小板122治疗量。期间,通过无人机,将罗湖区人民医院血液运输时长由60分钟大幅缩减至9分钟,成功救治了1名脾破裂大出血手术患者。
“深圳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具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据介绍,由深圳市血液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共同开发、打造的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充分利用了5G大带宽优势,结合人工智能、视觉图像分析等技术,全过程实现高清视频以及冷链温度实时回传,使周围环境可视、温度可知,以确保血液冷链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该平台,将血液发放、航线信息、飞行状态、应急调度、医院接收等运输全过程实现智能化闭环管控,实现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化、一体化的开放式空港管理,并对所有准入的无人机血液运输公司进行智能管控。
通过智能化血液空港平台建设,健全了深圳市无人机常态化血液运输网络,形成规模效应,打造“空地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可实现紧急情况下的5G+无人机血液运输应急调度。
该平台的启用,顺应了深圳低空行业加速拓展、空中数字版图不断扩张的趋势,为践行卫生健康行业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要求,提升医疗救治和血液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深圳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宁理表示,从前期的两个试点医院,到即将新增4条航线,后期还将覆盖更多的医疗机构,通过规模化推广应用,开展常态化无人机血液运输。
【文字】 南方+记者 黄思华
【摄影/摄像/剪辑】南方+记者 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