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上下兴起了“工业上楼”热潮,制造业生产中重量较轻、震动较小的生产设备从一层转移到高层。
如此一来,企业占用的土地面积小了,生产空间却更大了。
土地资源越发紧张的深圳,自然也爱上了这种模式。
2022年底,土地资源越发紧张的深圳,大刀阔斧推进“工业上楼”计划,提出将建设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
其中,深圳工业强区宝安区,在2023年重磅推出了首批9个“工业上楼”试点项目,分布范围广、覆盖产业门类多、提供产业空间量大,预计可提供超过5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生产空间。
这9个“工业上楼”项目都在哪里?面积多大?有何特色?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这里将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构建集研发设计、轻型智造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产业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资源集聚,加快融入桃花源“升级版”科技创新中心。
项目位于宝安区航城街道,毗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西部紧邻广深公路(107国道)、东临京港澳高速,南至翠湖锦绣花园、北至沈海高速鹤州立交,是未来深中通道进入深圳地区的门户地带。
项目总用地规模约48.7公顷,将提供约98.3万㎡生产制造产业空间,构建以智能终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为主,软件与信息服务为辅的“3+1”产业空间体系,进一步提升机场东枢纽品质、建立现代化临空港产业综合示范区。
项目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和平同裕路南侧,位于地铁12号线桥头西站500米范围内,交通条件优越,周边产业园区集中连片,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项目总用地规模为1公顷,预计将提供约4万㎡的高品质低租金的生产制造产业空间,重点构建以“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为主的产业园区。
该项目是深圳首个平方公里级“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和首批“工业上楼”先行示范园区,坐拥“两山四湖”优美环境,占地面积152万㎡,总规划容积约417万㎡,其中高标准厂房约183.8万㎡。
项目重点布局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四大主导产业,打造楼层高、大荷载、高适用性、高使用率的高品质厂房,着力打造制造业上市企业总部基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基地,营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产业园就是生态圈”的优质产业环境,成为“三生融合”“三创结合”的全球标杆产业园区。
该项目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毗邻洋涌河、罗田森林公园等景观资源,位于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的燕罗先进制造业园区内。
项目占地8.8万㎡,总投资超26亿元,建成后将提供26.5万㎡生产制造产业空间,投产后将贡献产值超100亿元,打造“三生三创三平衡”的示范样板,围绕宝安区“面向世界、引领未来、全国示范”的定位,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项目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广田路东侧,象山大道西侧,木头塘路北侧,毗邻洋涌河、罗田森林公园等景观资源,位于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的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内。
项目改造规模约为6.3公顷,将提供约25.1万㎡生产制造产业空间,打造以新能源、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项目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龙大高速以西,石岩外环路以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改造规模约为6公顷,将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示范集群的载体,通过建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上下协同产业链,打造国内首屈一指、国际影响力显著的战略新兴半导体技术创新基地、生产基地。
项目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洲石路与松柏路交汇处,位于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的石岩先进制造业园区内。
项目总用地面积16.4万平方米,可提供约33.9万㎡生产制造产业空间,项目城市更新后将以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着重于新型储能、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等细分领域,构建智能产业共生式、互动式紧密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项目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毗邻阳台山森林公园,西部紧邻松白路、东临机荷高速,位于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宝安区石岩先进制造业园区内。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67.6公顷,将提供约144.5万㎡的生产制造产业空间,将以“科创中脊”未来智造试验室为愿景,构建以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为主,新能源与空天技术为辅的产业体系。
【文字】南方+记者 苏国锐
【制图】南方+记者 ⽂海燕
【统筹】南方+记者 崔洁
项⽬效果图由宝安区城市更新和⼟地整备局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