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大湾镇素有“红木之乡”的美誉,
红木工艺生产技术可以追溯到清代。
作为传承百年的传统产业,
大湾红木企业在传承中不断寻求创新,
让传统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崭新的光芒,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红木为纸,刀凿为笔。
这位正在一刀一凿雕刻的人,
是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高要家具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树新。
匠人行刀运凿洗炼洒脱,
木屑翩然飞舞间,
潇洒飘逸的奔马、随风摆动的细草、
远处层叠的山峦跃然在木板上。
这样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
李树新一干就是30余年。
一件造型复杂的红木雕刻,
他要用到五十多种凿刀、
十天半月甚至数月时间伏案工作。
“目前红木主要是用于装修、摆件、画等。制作红木摆件,先是绘图、再用坯刀做好整体毛坯、然后用修光刀把细节做好,精细的部分还需要人工完成,现在是粗略地完成一幅画的雕刻,最后还要经过刮磨、打蜡、卡纸画,要卡好才算完成一件红木作品。”李树新说道。
“广作”“晋作”“苏作”“京作”家具
合称中国古典家具四大流派,
大湾镇的红木家具属于广作。
广作家具强调以木为本,
打磨精细,刻工圆浑。
不仅继承了中国优秀的家具传统,
也吸取了外来文化艺术和家具的造型手法,
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家具款式。
▲以上图片赖家乐 摄
随着市场个性化、简约化风格转变,
大湾红木企业紧贴市场和客户需求,
持续开展产品款式设计创新,
将古典之美融入现代生活,
抢占家具市场新高地。
凭借创新、多变的优势,
大湾红木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
▲陈彦成 摄
西江红木董事长罗啟儒:“大湾是红木之乡,我们西江红木家具厂传承了传统的榫卯工艺,产品精雕细琢,基本上以传统明清家具款式为主,也会迎合目前市场趋势,融入新中式风格,设计造型简洁的家具。并积极开拓广大消费者市场,让大湾红木为更多消费者熟知。”
在红木生产厂房内,
机器轰鸣声中,
一块块原木材通过现代机器进行粗加工,
一件件半成品家具被打磨光滑。
▲李叶子 摄
大湾红木家具从原料到最后的打磨上色,
需要几十道大大小小的工序,
雕刻技艺和榫卯拼接工艺更是千变万化,
细致的雕刻、润色,家具的装嵌,
都是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人工完成,
难以实现全过程的机器生产,
这也是大湾红木家具的独特魅力之处。
▲李叶子 摄
因此,传承和培养更多
红木家具制作专业技术人才
是行业未来发展关键之一。
近几年来高要不断加大红木产业扶持力度,
对红木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也让大家对传承好红木文化充满信心。
▲赖家乐 摄
当前,高要区正加快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
和红木艺术文化街等项目建设,
大湾镇利用红木产业的集聚优势,
持续加强红木行业协会管理,
通过创品牌、抓质量,
助力红木产业做大做强。
▲赖家乐 摄
“大湾镇是特色红木小镇,红木家具产业蓬勃发展,作为红木传统产业的从业人员,我们将通过不断提档升级,致力把大湾红木家具做大、做强、做精。以大湾红木产业发展助力大湾镇‘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为大湾镇社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市人大代表、红木工艺行业协会荣誉会长罗礼全说道。
来源:高要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