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超5000个学位!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开工

南方+ 记者

1月19日,天河区举行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校区开工仪式,这标志着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校区建设进入“快车道”,为天河东部教育资源提质扩容再添新利好。记者从现场获悉,二期校区北望火炉山森林公园、东临智慧城生态绿轴,规划设置108个班、超5000个学位。

效果图

该项目是天河区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广州市委“1312”思路举措的具体行动,是奋力推动“在十个领域争当先锋”的重磅举措,对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天河区持续送上民生“大礼包”,一批优质教育医疗项目加快建设,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塑特色山水校园

设108个班,校园呈现“水木清华+岭南特色”

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校区位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关键节点—天河智慧城,北望火炉山森林公园、东临智慧城生态绿轴。

规划设置108个班(小学18个班、初中30个班、高中60个班),可提供超5000个优质学位,建成后将标志着清华附中湾区学校规划版图全面落成。

整个校园空间采用院落式的布局,以“山水校园、写意岭南、智慧绿谷、水木清华”为设计理念,将“水木清华”与“岭南特色”有机融合,既融入清华大学传统校园文化特色,又借鉴岭南园林做法,充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打造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山水校园”。

效果图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将在校园核心区打造一片中央绿地,结合地形设计的图书馆位于绿地中心,形成校园的精神内核;中央绿地内布置游戏、体育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公共活动、交流、学习讨论空间,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互相交流创造条件。在配套上,具备运动场、网球场、泳池、击剑馆、射击馆、攀岩场地等设施,同时,还设有标准冰球比赛场地的冰球馆。

效果图

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作为广州市、天河区与享誉全国的百年名校清华附中三方共建的学校,是广州市首次引入全国性公办学校品牌,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着眼于打造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有强大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标杆学校。

自2021年9月开办以来,学校坚守办学初心,继承和发扬清华附中以“育人为中心,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借鉴附中合作化学校的办学经验,汲取岭南教育文化的精髓,持续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坚持艺体涵育、以文化人、科学启智,创设教育教学双螺旋发展育人机制和“心动”课程体系,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湾区学校小—初—高衔接培养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赞誉。

筑优质均衡教育高地

近5年累计新增优质基础教育公办学位超4万个

近年来,天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回应居民群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美好期盼,主动前瞻布局、奋力开拓新局,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除了成功开办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外,还建成开办目前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单体校区——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高标准新建开办以广州城市名命名的广州中学凤凰校区,并高起点陆续开办广州奥林匹克中学、灵秀小学、奥体东小学、体育东教育集团均和小学、智慧城第一小学等一批优质学校。

同时,天河积极推进华阳教育集团高塘石小学、中海康城小学的升级改造,鼓励引导东北部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学生特点、发展需求,着力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品牌,注重内涵发展,根本性改变了天河东北部基础教育格局,形成全区基础教育南北紧密融合、互促发展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天河教育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建“立志教育”“正面教育”校际联盟,覆盖全区58%的中小学;与深圳南山共同举办大湾区中小学德育论坛“山河对话”,承办广州市首届德育论坛,打造独具天河特色的德育品牌。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承办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成果推广暨广州市天河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成果展示活动,作业设计的创新做法得到教育部调研组高度肯定,相关经验被省、市教育部门作为典型推广。

效果图

近五年来,天河区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区)45所,改扩建一批学校,累计新增优质基础教育公办学位超4万个。组建广州奥林匹克教育集团、广州天府教育集团,现有教育集团8个、集团内学校45所、学生超过8.2万名,辐射范围达60%,其中4个教育集团入选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校长“领航工程”和教师“提升工程”。天河区教育系统获评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省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市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奖72项,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示范成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获奖数居全市前列。

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优品教育,成在天河

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天河持续发力。2024年,在教育领域,天河将继续关注民生需求,加强优质学位供给大力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巩固“5085”攻坚成果。同时,落实新一轮《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学位攻坚工作,扩大学校增量,拓展办学空间,提升校园品质。

效果图

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天河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以“六个奋发有为”推动天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其中提到,将奋发有为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教育医疗更加优质均衡、文化发展更加繁荣兴盛,在建设幸福天河上取得新进展。

未来,天河区将围绕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深化教学质量改革,优化师资配置,强化师资培养,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更加满足居民群众美好期盼、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体系。

【焦点问答】

——清华附中二期动工建设将为天河东部教育布局带来怎样的改变?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维:清华附中湾区学校由市、区、校三方合作建设,是广州市首次与省外知名学校合作办学,也是天河区建设教育强区的有力举措。二期校区建成后,将为天河区,尤其是东北部,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天河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2024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出炉,其中包括“推进学校建设,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天河区接下来将如何发力,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教育?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维:按照广州市普通高中学位攻坚要求,天河区大力推动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广州中学凤凰校区加扩建工程等新建项目,同时对现有学校进行改扩建,充分挖潜,提升增量,优化存量,2024年预计新增近700个高中学位。接下来,将逐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 需求。

——清华附中一期、二期两个校区未来会形成怎样的布局?在师资方面有什么配备?

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执行校长程惠云: 这两个校区是一套师资班子,从物理空间上来说,两个校区之间虽有一点距离,但是在数字化的今天,互联网已经为我们搭建起云课堂、云学校,所以一期和二期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是相通的,我们现在跟清华附中也是相通的,我们的学生坐在自己的教室里,也能听清华附中的老师那边授课,老师的教研也可以同步。

相较来说,二期的空间更大了,所以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广阔丰富的学习空间和功能空间。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也可以把高端的实验室、教学资源都引入进来。广州靠海,我们已经规划好要建培养学生的海洋研究馆,给学生研究方面也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国家的新工科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学生安排上,一期由于空间有限,可能更偏重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部都会安排到二期校园,因为在高中阶段的一些创新、科技能力培养,需要深化学生认识,这些课程对于实验室等设施设备有比较多的需求。可以肯定的是,两个校区是可以功能互动的。届时,高中也是面向全市招生。

【文字】南方+记者 郭苏莹

【摄影】南方+记者 刘力勤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