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阳东区委九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
报告明确了2024年将深化对“百千万工程”的认识和把握,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掀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
对照省市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任务,2024年阳东区将以典型镇、典型村建设为着力点,科学把握11个镇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会议在阳东区各镇引起热烈反响,为深入贯彻区委全会精神,踏上新征程,各镇有哪些工作部署与展望?近日,南方+阳江记者站联合阳东区委宣传部、阳东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在南方+客户端发起“百千万早争春,2024阳东镇域战法”线上投票活动,邀请读者朋友共同选出心目中印象最深的镇域战法。
点赞!哪个是您心中印象最深的镇域战法(可多选) 东城镇:擦亮“三张名片” 开展“三大行动” 北惯镇:持续壮大镇域经济 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合山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 那龙镇:把准航线,打造工农旅融合特色镇 雅韶镇:全力创建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大沟镇:擦亮“生态渔农 人文大沟”名片 新洲镇:奋力创建“百千万工程”示范窗口 东平镇:坚持“五个加强”,发挥典型镇示范作用 红丰镇:促进商贸兴旺、乡村宜业宜居 塘坪镇:坚持生态立本、产业筑基 大八镇:坚持“三产齐驱” 持续做优生态 提交
东城镇:擦亮“三张名片” 开展“三大行动”
东城镇新貌。
2024年,东城镇将用更强举措擦亮“三张名片”,促进镇域经济全面发展。持续擦亮“五金刀剪专业镇”招牌,以刀文化带动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东城”名片;培育“餐旅+夜经济”消费体系,打造夜食、夜购、夜娱、住宿等多元消费集聚区,全面激发消费活力,打造“美食东城”名片;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那龙河畔“碧道+都市农业”项目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美东城”名片。
下更大决心开展“三大行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升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版本”,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东城文旅新赛道,发挥“碧道+都市农业”带动作用,盘活多种文旅资源;坚持党建引领,构建“4+2+3”治理体系,推动四股力量齐抓高质量发展,以“三建”模式破解小区治理难点痛点,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北惯镇:持续壮大镇域经济 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北惯镇全景。
作为全区工业镇“排头兵”,2024年,北惯镇将围绕“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推动产、城、乡“三位一体”集聚式发展。
进一步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快紧固件二期16万平方米项目以及园区道路土地征收工作,为园区主平台建设和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提供更有力的土地保障;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北惯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一期建设和尽快启动二期项目,谋划打造北惯镇第一家私人口腔医院,巩固扩大镇区“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成果,启动实施西干一路中央绿化带景观提升工程;进一步建设和美乡村。全力做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土地卫片执法整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工作,以平地、赤光两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为示范,带动全镇集体经济项目,多渠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典型村平地村为重点,优化村主干道功能布局;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打响牛大力和台丹村丝苗米等农业特色产业品牌。
合山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
合山镇区风貌。
立足城区副中心,2024年,合山镇将着力打造阳东中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
发展特色产业。因村施策,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百香果、香蕉、粉葛等特色农业。继续做大做强合山黄金百香果产业,争取2024年全镇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与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对接,招引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关键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壮大镇域经济;打造宜居宜业样板。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改善居住创业环境,落实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和天然气管道接驳等民生设施建设;抓好农文旅发展。加快打造大型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举办蓝莓节、阳光玫瑰节等活动。加快培育温泉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垌龙庆村农文旅示范片、“那时记忆·阳东味道”项目、大迳莲花村生态旅游项目,把独具合山特色的文旅路线、特色民宿、美食地图串联起来。
那龙镇:把准航线,打造工农旅融合特色镇
那龙镇亨垌村千亩蔬菜基地。
立足工农旅融合发展特色镇定位,2024年那龙镇将深入挖掘那顿典型村创新发展思路,把准航线、发起冲锋,加快全镇高质量发展步伐。
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评星定级试点工作,持续深化“村(社区)书记论坛”活动成效,着力打造亨垌、那顿村“三共建”示范村,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资源优势。采取“一粒米、一棵菜、一块肉”的“快餐文化”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那龙垌片区千亩优质水稻种植业发展;深化亨垌村“土地信用发展中心”工作,推进那龙镇移民新村风貌提升及厂房项目建设,引进配送公司完善小黄牛下游产业链;提升村容镇貌。不断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推动民生重点项目顺利开展,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品质,确保高品质美丽圩镇走深走实。
雅韶镇:全力创建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雅韶镇标广场。
2024年雅韶镇将继续锚定阳东区赋予“港产城融合、生态休闲滨海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全力创建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聚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结合“漆彩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雅韶乡农会旧址、雅韶十八座等红色古色资源与阳江漆艺院、福兴休闲园等生态游资源串联成线,做优做强“观赏·游玩·品尝”旅游路线;稳步推进“粤菜师傅”阳江菜品研究院项目建设,打造“粤菜师傅+”助力延伸产业链,将以酹镬罉、豆糠糍、尖山蟹为主的地道美食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推进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以及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雅韶段征地拆迁工作,配合市、区高标准谋划建设北津港及周边片区,推动城区向雅韶片区快速拓展。
大沟镇:擦亮“生态渔农 人文大沟”名片
大沟镇拥有12.7公里海岸线,2.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图为大沟镇部分渔农产业实景。
2024年,大沟镇将按照“生态渔农 人文大沟”新发展思路,奋力开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局面。
全力做强水产养殖产业。继续在做好“一条鱼、一只虾、一只蚝”上下功夫,高标准谋划建设广东阳东石斑鱼科技小院、天博水产等鱼苗蚝苗养殖基地,千方百计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项目,力促海洋农业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小镇。重点以配合阳江市打造国际风电城,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为契机,全力服务好在建的中广核帆石一、帆石二2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国能建阳江35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通威新型现代科技渔光产业园等项目,将绿色能源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运营好“渔牧田园”示范带。重点谋划打造寿长蚝、华洞晚水鱼交易市场、高洞香樟古树公园、沙冈陈醉故里美术馆、海头湾沙滩露营基地以及连线连片特色精品村建设;积极推进寿长蚝文化节、欢乐跑等大型活动,推进乡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有亮点、有特色的乡村产业示范镇。
新洲镇:奋力创建“百千万工程”示范窗口
新洲镇紫罗山风景区。
2024年,新洲镇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继续拿出推进“头号工程”的决心和力度,努力把新洲镇打造成为阳江东南部地区对外展示“百千万工程”成果的示范窗口,奋力书写新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做强做大产业。擦亮腊味产业品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动荔枝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美丽圩镇建设。加快镇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田园综合体”模式,推进红色乡村旅游,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提档升级。
东平镇:坚持“五个加强”,发挥典型镇示范作用
东平镇航拍图。
2024年,东平镇将坚持做好整体谋划,以“五个加强”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好省典型示范镇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加强党建引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社会力量投入东平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中;加强典型镇、村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落实“七个一”建设要求,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抓好乡村环境整治提升,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加强工业产业发展,做大做透做深新能源产业,促进海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强旅游业发展,加快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农文旅活动,打造“两天一夜”旅游精品路线和特色民宿产业,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加强东平海洋牧场综合母港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
红丰镇:促进商贸兴旺、乡村宜业宜居
红丰镇全貌。
2024年,红丰镇将瞄准“商贸兴旺、宜业宜居”总目标,统筹镇、村特色优势资源,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着力把红丰镇打造成“市郊工贸强镇”和“田园风情小镇”。
聚焦镇域经济发展。依托新G325国道,谋划开发红丰工业园区,推动商贸集散基地建设,做强五金刀剪、智能电器、木器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持续推动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丝苗米、菠萝蜜、澳洲坚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城镇功能提升。深入实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工程,持续推进红丰镇中心幼儿园、卫生院医养结合等民生项目,增强乡镇综合承载能力;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一核连三带”发展思路,通过“强镇富村”公司平台,盘活资源,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推动城乡深入融合。有序推进G325国道征地拆迁扫尾工作以及江春公路扩建二期、凤凰路和红丰中路建设,打造“两纵两横”交通路网,继续推进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红丰段)建设、完善农村交通、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
塘坪镇:坚持生态立本、产业筑基
塘坪镇北甘村竹溪公园。
展望2024年,塘坪镇将立足自身定位,坚持生态立本、产业筑基,治理赋能,用心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面。
高标准绘就产业发展蓝图,加快打造“湖羊小镇”,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北甘片区升级改造,擦亮特色文旅名片,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层次打造共建合作平台。以“百社联百村”活动为抓手,统筹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引入该镇,助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培育“乡村CEO”。充分发挥镇委党校、人才驿站、乡村振兴学院阳东分院等优势教育资源,实施农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和学历提升计划,培育扶植产业发展“领头雁”,打造一大批致富带头人;高要求打造典型示范村。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完善乡村休闲文旅项目布局,继续擦亮全国“一村一品”双肩玉荷包美丽乡村名片,打造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乡村休闲文旅景点。
大八镇:坚持“三产齐驱”持续做优生态
大八镇江河水库。
三产齐驱、绿色发展、培育特色……2024年大八镇将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历史机遇,奋力推动大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坚持“三产齐驱”,积极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大八手信”品牌化发展、木器制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多个景点,围绕“千年高凉郡,大美八景乡”,推动乡村旅游带动餐饮、民宿、大八手信等行业全链条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管绿、增绿、护绿、活绿”文章,加快构建绿美大八生态建设新格局;全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推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省级示范项目、110千伏大八输变电站、镇级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扎实推动乡村公共服务综合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等试点工作,发挥典型村标杆示范作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陈运恩 邓冠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