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烩”、阅读“羹”、龙舟“饭”,下沙小学课程大餐获赞

南方都市报
+订阅

南都讯 运动“烩”、阅读“羹”、龙舟“饭”……南都记者近日从黄埔区下沙小学了解到,该校假前教育周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大餐,获得家长们的认可点赞,“感觉孩子们每天都像秋游般快乐”。

1月15日-19日,是广州多所学校的考后假前周。按照惯例,学校会有3天左右的放假时间。但今年,教育局明确要求学校“不得随意放假,应安排学生在校活动”。 “组织什么活动”就成了学校颇具挑战的难题。

黄埔区下沙小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科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丰富学生生活,提升综合素养为目的,结合社区设施资源,开展各种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活动。涵盖体育、艺术、品德、红色历史、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给一、二年级设置的知识游园中,学生可以拿着游园卡,自由选择识字认词、看钟表说时间、看水果说英文等游戏,完成一个游戏盖一个章。既将课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充满欢声笑语。而高年级参加的趣味运动会,有拔河、滚球等考验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也有经典阅读、龙舟讲座、葫芦丝音乐会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有趣的课程大餐,让孩子玩中学,笑中悟。

据教导处负责人宋老师介绍,他们的初衷就是充分利用期末检测和假期间的空隙,让学生在专项教育活动中,深入体会传统文化,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比如说我们班就看了纪录片《四季中国》,讲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来历和不同节气中人们的相应活动。孩子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就可以去到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湖南、贵州,去了解当地是怎么过这个节气的?对应的传统文化又有些什么?”宋老师说,“通过看视频,孩子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还很开心。”

三年级二班的李同学对这个活动印象深刻:“看二十四节气的时候,老师说‘有奖问答’,我们每个人都举起手来。我也举手了,还答对了一个问题,记住了惊蛰这个节气。所以获得了一颗糖,我感到非常开心。”

此外,充分利用下沙社区的人才资源和硬件设施,也是下沙小学这周活动的一大亮点。学校邀请村中的龙舟龙头雕刻非遗传承人张伟潮进学校开讲座,讲解龙头、龙舟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知识。也安排学生去社区图书馆整理书籍,围读经典。六年级一班的陈同学这样形容在下沙图书馆的体验:“我在书海中遨游,感到非常愉悦和自由。”

宋老师补充道:“不仅同学们开心,家长们也非常满意。他们还说,希望学校能够再排几周,让孩子们每天都像秋游一样快乐。”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实习生翁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