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狮贺岁,石龙博物馆岭南醒狮文化特展等你来

南方+ 记者

醒狮贺岁,醒神石龙。醒狮,又称南狮、舞狮等,既是一项武术体育运动,又将民间音乐舞蹈融为一体,是岭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醒狮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人文化圈中,都是一种吉祥、喜庆的文化符号与象征,以其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深受民众喜爱。

激活共同文化记忆,传承历史谨贺新岁。2024年元旦起,“狮王争霸 龙狮贺岁——岭南醒狮文化特展”在石龙博物馆拉开帷幕。“醒”在粤语中,兼有“醒觉”与“机灵”之意,配合新年辞旧迎新气氛可谓相得益彰。在此应景好时机,“狮王争霸 龙狮贺岁”特展为千年醒狮文化引入流行元素,让威猛刚劲的醒狮带着“潮流东莞”年轻态度全面觉醒,与我们一起“醒神”贺岁。

丰富内容“潮”级醒

醒狮特展亮点多多

本次文化特展共分为“玩出来的千年醒狮”、“刀笔刻‘狮’寻踪非遗”与“醒狮‘潮’起来”三大章节,将充分地展现醒狮文化的前世今生与独特魅力,诸多“醒目潮点”绝对能刷新你对醒狮的认知。

章节一“玩出来的千年醒狮”,是对醒狮醇厚文化韵味的集中体现:一楼的“醒狮里的英雄人物”板块将揭示最初的醒狮狮子形态与家喻户晓的三国“一皇五虎将”之间的关联,探索一个个威武狮头背后蕴含的英杰豪情与美好品质;“文物里的‘狮’情画意”则通过横跨千余年的各色文物,展露醒狮历经岁月蹉跎仍熠熠生辉的悠长历史。

来到三楼,多组来自不同地区的醒狮头齐聚一堂,形成“众狮争霸”的热闹景致:来自醒狮发源地并擅长以眼睛闭合与口型张合生动表达喜怒哀乐的佛山传统狮、起源于文殊菩萨坐骑的佛教神兽“狮王”揭阳青狮、“土味”扁嘴融合夸张形体而特色鲜明的鹤山鸭嘴狮……群狮荟萃,兼有东莞本土久负盛名、观赏性极高的舞麒麟与龙舞助阵,更为醒狮文化传播与新年气氛营造增光添彩。

位于四楼的章节二“刀笔刻‘狮’寻踪非遗”,将醒狮文化中精致考究的制作过程、赋予醒狮神韵与灵魂的点睛仪式与大家耳熟能详的舞狮表演三大环节一一拆解剖析,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醒狮文化。

至于章节三“醒狮‘潮’起来”,则是对醒狮现代发展情况的展示,包括采青流程、知名醒狮队介绍、醒狮题材影视作品与醒狮潮玩文创等不同领域的案例,体现出醒狮随时代浪潮而不断演化更新的强大生命力。

由古往今、历久弥新,全面而精彩的展览内容,将醒狮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醒狮文化的深厚渊源抑或长久以来的蓬勃盛景,本次展览都作了充分深入的挖掘与呈现。

视觉设计高级醒

千年龙狮美在当下

除了展览内容亮点满满,本次特展的视觉设计同样“醒神”,突破厚重历史视觉风格,呈现出有别于以往同类展览的调性质感。

抓住醒狮动态精气神,展览主视觉设计以原创几何简约活泼狮头插画碰撞经典古韵红金配色,再以经典古铜钱纹样打底,塑造与醒狮贺岁主题完美契合的喜庆氛围;同步运用豪迈雄壮磅礴力量感书法字体,点缀以绣球、烟花、祥云图形元素烘托氛围。通过细节考究版式井然编排不同元素,将简练与华美共冶一炉。

展厅布陈则在延续主视觉设计基础上大量取材岭南文化、遵循“实景再造所见即所得”的思路:以石龙中山路实地采风照片搭配牌坊造型打造的背景墙,与一件件狮头展品互为点面,交映相衬为在地属性浓厚的室内景观;采用镂空手法与空间分层设计展览内容展示区域,让每段说明文字亦如岭南特色满洲窗一般独特而精致;随处可见的如意云纹与狮头剪影氛围点缀布置,作为细节感设计感的无声渗透大大充盈了展陈的人文感沉淀感,也让厚重文化展览具备了轻巧引发传播的打卡获得感。大气夺目风采中展现岭南细腻底蕴,展陈设计亦可成为一道精彩风景线。

优质视觉设计不仅是对展览内容的有效填充,更让自成一格的醒狮美学流露出“醒”在当下的现代简约感、从视觉上丰富醒狮文化的内涵。

作为喜庆味道十足的吉祥风俗,醒狮是真正活跃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共同传承的珍贵历史文化宝藏。新岁来时,不妨来石龙博物馆,在“醒神”狮头间漫步、领略极富岭南特色的喜庆文化,在“狮王争霸”的气势中展望2024,在“龙狮贺岁”的祝福中昂首向前。新岁,就要醒神!

南方+记者 丘想明


编辑 林群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